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文化

秦晖:信仰自由与神权专制是不能“多元共存”的

如果我们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定义为两种“文化”,那么神权政治与信仰自由就只能说是两种“制度”,如果前者是无优劣的,那么后者必然是有好坏的。

2017-06-21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罗久芳:父亲罗家伦与商务的缘分

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它从一个私人开办的小型印书房肇始,秉承“倡明教育, 开启民智”的宗旨,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教育重镇。

2017-06-21

澎湃新闻

今日夏至:风定池莲自在香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2017-06-21

人民网

为什么阅读亚马多作品是中国读者了解巴西的重要途径

亚马多的作品一直被视为了解巴西的重要窗口,与巴西本土文化密不可分。

2017-06-21

澎湃新闻

别把“网红化文言文”供上神坛

对文言文,进而对国学乃至一切传统文化,哄抬和爆炒绝不是尊重,最好的态度是平视它亲近它体会它。要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当下,从近入手、切己用功最是重要,体现在日常、落实于生活…

2017-06-20

中国作家网

张小娴:如何走出失恋的阴影?

时间,是最可怕的爱情杀手。时光倒流一百年,回到一百年前的过去,爱情还能保鲜如初,那是因为一百年的倒流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2017-06-20

港台文学选读

杜牧笔下的“妃子笑”与理想阅读

研究古典文学的人,不时会有一种担心,就是随着时代变迁、历史语境的变化,古代作品中写到的内容,与现代读者产生了隔膜,而其蕴含的深意,也就难以被现代读者所理解。

2017-06-20

瑞士比尔湖畔谈西游:专访《西游记》德文译者林小发

历时十余年,林小发把《西游记》首次完整翻译成德文。2016年10月出版,迄今半年多就印了四版。2017年3月,林小发获莱比锡书展的翻译组图书奖这是德语出版界对译者的最高肯定。

2017-06-20

在这个理性碎片化的时代,该如何坚持理性和真相?

倘若我们不会质疑,虚假便有机可乘,随之登堂入室。

2017-06-20

中国作家网

文学翻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日益成为可能,人们在满怀期待的同时也不无忧虑。这种期待与忧虑也在文学界、翻译界弥漫,人们在问,离人工智能独立、完整、成熟地翻译一部文学作品还需要…

2017-06-20

文汇报

如何超越“辉格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百年评价

历史似乎从来都是后来者立法,增删与篡改其意义,模仿与升华其价值,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也不例外,很容易陷入到对其主张的特定价值观的推崇与接受上。

2017-06-20

澎湃新闻

专访赵生群:要做出超过日本的《史记》集成性成果

现在这个社会心态普遍比较浮躁,学术界追求功利的风气也是比较盛行的,所以也不奇怪。社会上对于古籍整理工作还存在诸多误解,需要加以澄清。

2017-06-20

澎湃新闻

二次元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次元用户追求的,是一种更加纯粹、简单又富有包容的“真”“善”“美”,他们对未来的探究充满着乌托邦色彩,而对自我的探究又激发起生活的热情,这些构成了二次元文化重要的精神…

2017-06-20

中国青年报

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盛夏光景:天棚、鱼缸、石榴树

过去老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前半句说的,正是老北京四合院里夏季的和谐别致风景。

2017-06-20

北京晚报

小笼包还得是“人”包出来才好吃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5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在“遗产日”前,我们采访了一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我们从“吃”开始,了…

2017-06-20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