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人物

周肇祥的退谷别业“鹿岩精舍”

周肇祥像,蒋兆和绘张中行先生在《负暄琐话》中谈到张伯驹时,说:“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一生经历变化大,如果先繁华而后冷落,他自己有何感触不能确知,也许热泪多于冷笑。在旁人看…

2019-10-13

刘慈欣谈人文传统与科技未来

今年4月的一天,我接到一通电话,对面传来同事布兰代斯大学英语系约翰普洛兹(John Plotz)教授兴奋的声音。他告诉我,学校决定授予中国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荣誉

2019-10-13

薄音湖与翁独健的学术渊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明代蒙古史研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和田清、司律思(Henry Serruys)、萩原醇平、森川哲雄等国外学者,相对元史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学者对明代蒙古史的…

2019-10-13

百岁周令钊,天安门第一张主席像的绘制者

他是天安门城楼第一张主席像的绘制者;他是共青团旗、团徽、少先队旗等的设计者;他主笔政协会徽设计,他参与国徽,以及第二、三、四套人民币设计;油画《五四运动》、壁画《世界人…

2019-10-07

亚当·斯密的拖延症

和所有文字工作者一样,亚当斯密也有拖延症,而且还病得不轻。斯密的拖延症主要体现在和朋友的书信上,其症状主要有两个,一是懒得写,经常不回别人的书信,或者拖延多日再回;二是…

2019-09-28

痴迷青铜器的希拉克,曾专门在爱丽舍宫接见上博代表团

当地时间9月26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逝世,享年86岁。在得知希拉克总统逝世消息后,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昨晚对澎湃新闻表示,希拉克生前酷爱中国文化,且痴迷研究中国青铜器。…

2019-09-28

希拉克,那个曾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年轻人

【编者按】当地时间9月26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享年86岁。本文作者为《希拉克传:爱丽舍宫的陌生人》中文版译者、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本文原标题《希拉克和我的政治味蕾》…

2019-09-28

光谱之间,看鲍勃·迪伦的灿烂色彩与金属光泽

“看到这么多历年创作齐济一堂,真是令人着迷。我不想用时代、区域或心境来区隔它们……上海是一座拥有丰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能在上海举办此次艺术展,我欣喜之至。”鲍勃迪伦(…

2019-09-28

曹禺的黄金十年也是他矛盾的十年

【编者按】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今天是他109岁冥诞。“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 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句话出自曹禺作于1935年的著名四幕剧《日出…

2019-09-25

纪念:白求恩的动荡与安宁

今年距国际主义者白求恩在晋察冀去世,已有80年了。作为一个在中国接受教育的“80后”,我对他的事迹从小就略知一二,但也止于一二,我想许多人也都是这样。大约在十年前,我无意中…

2019-09-25

90后作家吴清缘:流量让人迷失,数据让人上瘾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好看的女孩自带烧钱属性”“学会哪一步,月薪飙升至两万”……在当下的自媒体江湖,人们对这样的标题再熟悉不过。9月21日,《萌芽》作者、知乎大V吴清缘…

2019-09-25

琼·狄迪恩:在蓝夜里,书写未亡人的续章

夏天无聊的时候,我会在吃过晚饭后绕着西安城的南二环遛弯。七点左右出门,穿过小区后向南走两百来米,人声和车声逐渐升高,随温度变化的燥热或凉爽的风迎面扑来,营造出一种即将前…

2019-09-18

张炜:传统这个河流不能中断

从1973年发表《木头车》开始,张炜四十余年里发表作品1800万字。《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即便身处数字时代,张炜依然坚持手写传统。莫言…

2019-09-18

为何这位摄影师能如此迫近地拍摄奥巴马、默克尔、巴菲特?

马丁舍勒(Martin Schoeller)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人像摄影师,以极度迫近的特写肖像而闻名。近日,舍勒中国首秀“知人识面”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P)开幕,呈现逾60幅经典肖像摄影…

2019-09-18

对话“影像上海”-古特里埃:在有形的现实与无形的运动之间

9月20日至9月22日,第六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澎湃新闻近日专访了参展艺术家斯特凡纳古特里埃(Stphane Couturier),这位艺术家将镜头对准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2019-09-15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