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人物

罗恩温克勒:写诗像一场化学过程

和柏拉图用精确语言描绘理想国不同的是,罗恩的无限次接近却暗示了这个世界或许根本不存在。

2017-09-22

文学报

专访于丹:不设防的人有时能遇到最好的惊喜

“我只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者、传播者,不敢说是研究者。”

2017-09-22

中青在线

文学守望者梁鸿鹰:文学,向着无尽的可能。

如一位作家所说,写作改变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这便是作家…

2017-09-21

光明日报

专访苏童:我的作品是“改”出来的 不关心IP热

“大家都在说的IP热,大概只是影视生产新的商业模式,我只是个作家,IP再热跟我也没关系,我只想安心写作”。

2017-09-20

中国新闻网

文学守望者梁鸿鹰:文学,向着无尽的可能。

如一位作家所说,写作改变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这便是作家…

2017-09-20

光明日报

冰心:才情之外有学问

冰心认为,在中国三千余年的文学史上,“最能发泄民众的精神,描写社会的状况的,却是没有一时代的文学,能与元曲抗衡”。

2017-09-20

光明日报

何平访谈袁凌:记忆、历史如何参与我们今天的生活

从根本上说,我觉得非虚构是一种精神,应该贯串到所有文学写作类型中去,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必要一定用“非虚构”标签了。

2017-09-20

花城杂志

金宇澄:我要从西走到东,我要从南走到北

旅行的目的,我们结伙所谓跋涉,地图,给养,征服,情趣,气概。

2017-09-20

当代杂志

学者王德威谈刘慈欣:人类文明的最后生机在于文学

当有朝一日,文明完全灭绝,人类不复存在,我们仍足以为傲的大概就是:刘慈欣强调的“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具有独特的想象力,这个想象力的结晶可以呈现在文学层面上。

2017-09-20

中国作家网

读波拉尼奥: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热衷诗人的贫穷与失败

诗歌反市场始于现代派。波德莱尔公然宣称“不被理解是某种荣誉”,象征主义诗人们也纷纷选用“蓄意与公众情趣为敌的写法”。

2017-09-19

烛下检书

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无药可救的呐喊与低语

伯格曼的电影一直在不断地追问命运背后的那些难以摆脱而又令人沮丧的绝望,在拍摄现场,这具化为几个女人受到伯格曼伤害后的悲伤。

2017-09-19

新京报书评周刊

双雪涛: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

诗人中可能有天才,而说到小说家,我觉得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人,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很坎坷,然后又因为各种机缘成为了小说家,所以小说家都是幸运儿。

2017-09-18

文化有腔调

一个好作家总是相对“狭窄”的,不要贪多贪全

一个好作家,总是相对狭窄,甚至反复重复地写一样的题材、一样的故事。一个人只能对特定的事物发言,要考虑写作的有效性,不要贪多贪全。现在早已不是大百科全书时代。

2017-09-18

上海文学

徐昭武:语文要学一辈子

在徐昭武看来,鲁迅精神最重要的是“立人”思想,这是“现代中国人的发展之道”,也就是现代中国人的人生之路怎么走的问题。

2017-09-18

现代快报

波拉尼奥的写作人生:我相信文学,相信无用的举动

作为一个诗人,我一点也不抒情,我完全是平淡且平常的。我总是很向往诗人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放荡不羁,充满冒险。

2017-09-18

新京报书评周刊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