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

  西陲疆域的盈缩变迁

  隋祚短促,其疆域大体是因周、齐及陈的规模。炀帝嗣位,南征林邑,分其地置荡、农、冲三州,寻改为比景、海阴、林邑三郡⑦。林邑故地就是现在越南的南部,更在两汉日南郡之南。炀帝后来更远征吐谷浑,取得西海(今青海省青海湖)以西地,而伊吾(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吐屯设等又献西域数千里之地,因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①,隋的疆域不仅奄有今青海省昆仑山脉以北各地,而且远及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尔羌河之西。

  唐代历年悠久,疆域变化也就相当频繁,和隋时颇有不同。尤其是西陲各处更为显著。唐初西陲仍如隋时之旧,仅至于伊吾和且末。太宗时平高昌,即以其地置西州,稍后,又以西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部落置庭州②。西州治于高昌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东南。庭州治于金满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

  唐代安西都护府统有龟兹、毗沙、疏勒、焉耆四镇。这四镇本为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国。四国先后内附,各自的王位皆未断绝,和内地的州县完全不同。唐代于四国分设都督府,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羁縻州府。不过这四镇乃是边防的军事重镇,和一般羁縻州府又复不同。这四镇中还曾一度以碎叶代焉耆③,碎叶在当时为役属于突厥的商胡杂居地④,并非如龟兹等国尚各有其王。唐人对于一般羁縻州并不过问其内部的庶政,可是于四镇周围附近却分置了若干军镇和守捉城⑤。碎叶本自有城,城周六七里①,可是唐代却在这个故城的基础上,另建新城,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②。这四镇于高宗咸亨元年(670)为吐蕃所陷③。武后长寿元年(692)王孝杰才又收复了故土④。武则天对此事特别重视,她曾说过:“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⑤可见当时唐的西境,不以西州、庭州为限,也不限于葱岭,而是远在今伊塞克湖以西。伊塞克湖唐时名热海,于碎叶筑城的安西都护王方翼就曾与西突厥十姓阿史那车簿战于热海之上,并擒其首领突骑施等数百人,遂定西域⑦。如果加上安西都护府所统的各羁縻州,则其西陲还应远达于今伊朗国东部的托博勒。因为当时所置的波斯都督府所治的疾陵城故地,就在今的托博勒。高宗龙朔元年(661),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所置的十六都督府,波斯都督府就是最远的一所⑥,也是唐代声威在西陲达到最远的地方。

  唐代虽在西陲臣服了许多小国,但还有些劲敌,吐蕃和大食就是其中最为雄傲的,而吐蕃对于唐的压力却更甚于大食。吐蕃与唐的战争,时有起伏,疆场之间一此一彼,也是时有所闻的。四镇的争夺就是其中的一点。天宝末年,安禄山乱事猝起,河西、陇右两节度使麾下的兵力皆东归勤王,边圉不固,疆土陆续丧失,甚至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还攻入都城长安。直至德宗建中四年(783),清水(今甘肃清水)会盟,划定两国新的疆界。盟约中具体指出:“今国家所守: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⑧盟约中所说的泾州,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弹筝峡在六盘山东麓,也就是泾河上源流经的地方。陇州治所在今陕西陇县,清水县当时隶于陇州,稍在陇坻之西。凤州治所在今陕西凤县,其所属同谷县,则在今甘肃成县。大渡水今仍为大渡河,磨些蛮即磨些诏,亦即越析诏,为六诏之一。越析诏以居于越析州得名。越析州在今云南省宾川县。磨些蛮的居地当分布到其北的金沙江上下,故唐时金沙江亦称磨些江①。盟约中提到磨些蛮,盖因其在大渡水之西的缘故。新泉军在会州②,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新泉军当在今靖远县以北黄河北岸。骆驼岭虽未能确指其地,自当是贺兰山上较为显著的山岭。这样说来,清水会盟所划定的唐与吐蕃的新界,当是由贺兰山直北达到大碛,由贺兰山南向,经过位于今甘肃靖远县北的新泉军,再折向东南,经六盘山的弹筝峡,又经今甘肃清水、成县两县,而西南抵于大渡河畔和磨些蛮居地之东。不仅陇右道的东部尽为吐蕃所据有,就是关内道的西北隅亦皆沦陷。然吐蕃并未因此而稍戢其气焰,又复夺取盐(治所在今陕西定边)、夏(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二州,而泾、邠(治所在今陕西彬县)诸州的西门甚至都不敢轻易开启。这样边陲多难的局面,直延续到宣宗时。宣宗大中三年(849),由于吐蕃内乱,唐才乘机收复陇右道东部诸州③,五年,沙州人张义潮又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①,懿宗咸通二年(861),张义潮又取得凉州③,于是除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外,陇右道就完全归于唐的版图。张义潮死后,甘州为回鹘所攻取,沙州附近各城也相继沦没④,唐的西疆仅及于凉州,其西已难于过问了。

   东陲疆域的盈缩变迁

  唐代的东陲和西陲略有不同。不过高丽也曾经相当强盛过。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东向侵伐,不仅无功,反引起国内的乱离,隋社稷竟因之崩毁。唐太宗继之,虽亦战胜克取,终未能竟全功。下至高宗时,才灭了高丽,并于其都城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高丽的国土是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而北接于靺鞨②。唐代不仅灭了高丽,而且还曾灭了百济,于其地设立熊津都督府。

  《新唐书·地理志·序》论开元天宝之际唐的疆域说:“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如上所说,唐既灭高丽,克百济,于高丽都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而平壤就是汉乐浪郡的治所,这应该是超过了汉代,为什么还说东不及呢?这不是错简而是另有原因。安东都护府始置于高宗总章元年(668),至上元三年(676)移于辽东故城(今辽宁辽阳市),次年又移于新城(今辽宁省抚顺北),武后圣历元年(698)改为安东都督府,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故名。玄宗开元二年(714)移于平州(今河北卢龙),天室二年(743)又移于辽西郡故城(今辽宁义县东南),肃宗至德(756—758)复废⑤。这样一些置废移徙的年代正可说明唐代东陲疆土伸缩的变化。总章二年设置安东都护府之后,当地并未完全厎定,仍继续有军事行动,致使平壤城都为之痍残,安东都护府的徙置辽东故城,显然是受到平壤痍残的影响①。辽东故城在今太子河之北,新城在今浑河之南,相距临迩,安东都护府虽有一度迁移,于东陲全局似无若何影响。不过有一事殊值得注意:当安东都护府始置之时,曾以高丽降户分为十四州和九府,作为其属下的羁縻州②。其中辽城都督府就设在辽东故城,新城州都督府就设在新城。后来仅存十州和四府。其余各州府皆不易知其所在,可能都是在鸭绿水以南。就是所存这十四州府,其中绝大部分就在辽河以东。这十四州府并无城池,乃是高丽降户散居之地④。在高丽被灭之后,东陲暂无强敌,散居各地的降户为数又不甚多,可知安东都护府的再经移徙,所起的作用并非很大。所以在证圣元年改安东都护府为安东都督府之后,狄仁杰就坚请废去这个重镇。狄仁杰指出:“辽东所守,已是石田;遐方,更为鸡肋,弱枝强干,有国通规。”③根据狄仁杰的说法,安东镇的设置实际成了累赘。安东镇虽并未因狄仁杰的建议而废掉,而且还在经过七年之后,又恢复了安东都护府的旧名,实际上却由幽州都督兼领都护。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距离辽河以东就更为悬远。开元天宝之际,安东都护府一移于平州,再移于辽西郡故城,都还是在辽河以西,辽河以东大概是不闻不问了。《新唐书·地理志·序》所说的唐的疆域东不及汉时之盛,也是合乎实际情况的。

   北陲疆域的稳定

  唐代北陲超逾阴山,这是上承隋代的旧规。隋时疆域北至五原,五原郡就设在阴山南麓,其北界自在阴山以北。这样的疆域不仅隋唐两代,就是秦汉也是如此。这是自然形势所决定的。这些皇朝不过争取以人为的疆界符合自然形势而已。如果隋唐诸朝不能守住阴山,则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论其为突厥,或者就是回纥,都会长驱南下,牧马于关中都城的附近。突厥或回纥其强盛时也和吐蕃相仿佛,隋唐两代都未曾为其所屈,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条险要的自然疆界的缘故。阴山只不过是隋唐北陲的一个主要段落,其西的贺兰山和其东的燕山都起到相同的作用。贺兰山西还有一段较为悠长的疆界,由于沙漠的弥漫,隔断了突厥或回纥南下的道路。不过发源于祁连山上的张掖河(今弱水)和马城河(今石河)的河谷却无异辟成两条南下的通道。隋唐两代对于这两条河谷的防守,不异于防守阴山和贺兰山。这两条通道偶尔也有被冲破时,好在防守得力,还无妨于大局。燕山东北的白狼水(今大凌河)为通向辽河流域的要道,当时对于这条通道的防守也不遗余力。正是有这样的凭借,隋唐两代的北陲都没有显著的变化。

   西南边陲的曲折

  隋时于西南边陲承梁及北周之旧,置有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和嶲州(北周为严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隋亦置有嶲州(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北)①。三州之南,又有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曲靖)①和昆州(治所在今云南昆明)②。这两州皆以当地土民为刺史,这应是唐代羁縻州的先河。唐时于戎、嶲两州之南,更置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姚安)。三州各领有若干羁縻州,戎州所领最多,竟有九十二州③。当时西南边圉远至今云南保山、双柏、蒙自诸县之南。

  唐代中叶,南诏崛起,西南疆域遂发生较为显著的蹙缩。南诏为乌蛮别种,蛮部以王为诏,唐初有蒙嶲、越析、浪穹、邆睒、施浪、蒙舍等六诏,环洱海聚居。姚州都督府所属的野共州,就是邆睒诏境内的野共川④。邆睒诏就在洱海的西北。邆睒诏的哗罗波曾自为邆睒州刺史,浪穹诏的铎逻登亦为浪穹州刺史,而越析诏就在越析州⑤。这三州皆未见于姚州都督府所属诸羁縻州中,既皆以州为名,而又有刺史之官,当为唐人的旧规。更何况越析诏所在的越析州,复以旧州相称。开元末年,蒙舍诏兼并其他五诏,以大和城为都。由于难以忍受唐边地官吏的欺凌,遂间附吐蕃,频繁内犯。文宗太和三年(829)的一次,就曾攻陷戎、嶲、邛(治所在今四川邛徕),并侵入成都。当他们退归时,南过大渡河,谓所俘唐人说:“从此以南,是南诏的国境。”①实际上,从那时以后,唐代的版图就再未伸到大渡河以南。

  

  ⑦《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序》论开元天宝之际唐的疆域,谓“南北如汉之盛, 东不及而西过之”。按:其时安东都护府先后徙治平州和辽西郡故城,辽水 以东殆非唐朝势力所及,故《新唐书·地理志序》所言如此。然高宗时灭高 丽,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并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其后平百济,又以其 置熊津等五都督府及带方州,其规模当不在汉世之下。

  ①《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

  ②《隋书》卷三《炀帝纪》上。

  ③《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

  ④《资治通鉴》卷二○五,则天后长寿元年。

  ⑤《大唐西域记》卷一。

  ①《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②《大唐西域记》卷一。

  ③⑦《旧唐书》卷一八五上《王方翼传》。

  ④《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

  ⑤《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⑥《新唐书》卷一一一《王孝杰传》。

  ⑧《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

  ①《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下。

  ②樊绰:《蛮书》卷三《六诏》及向达《校注》。

  ③《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

  ①③④《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下。

  ②《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纪》。

  ⑤《新唐书》卷二二○《高丽传》。

  ①④《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②《新唐书》卷二二○《高丽传》。

  ③《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唐会要》卷七三《安东都护府》。

  ①《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②《隋书》卷三七《梁睿传》。

  ③《隋书》卷五三《史万岁传》。

  ④《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⑤樊绰:《蛮书》卷三《六诏》。

  ①邆睒州,《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诏传》作《邆川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