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

第六十三章史弥远贾似道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六十三章 史弥远贾似道

  第一节 史弥远 谋杀韩侂胄

  史弥远(1164—1233),字同叔,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父史浩,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高宗朝官至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朝两任右相,封魏国公。光宗绍熙五年(1194)四月死,五月追封会稽郡王,十月谥文惠。史弥远擅权的嘉定十四年(1221),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

  史弥远于淳熙六年(1179)入官,十四年举进士。光宗时官至太常寺主簿,以奉养父史浩请祠,史浩死后守丧。从庆元二年(1196)除丧服,出任八品小官大理司直,到开禧元年(1205)初的近十年时间里,才升至六品的司封郎中。同年五月,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后,史弥远随即受到重用,到开禧三年三月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不但已封为男爵,而且已升为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员。

  史弥远权位的迅速升迁,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当韩侂胄支持重用的宋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变降金的消息,于开禧三年二月传到南宋首都临安时,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韩侂胄于六月遣使议和,金方提出以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理所当然遭到韩侂胄的拒绝。史弥远的政治野心立即迅速膨胀,“乃建去凶之策,其议甚秘,人无知者”,决心设法杀死韩侂胄,取而代之。

  宋宁宗立皇后时,韩侂胄不支持立杨贵妃为后。杨贵妃在立为皇后以后,对韩侂胄怀恨在心。史弥远积极拉拢被杨皇后冒认为兄的杨次山,由杨次山向杨皇后提出,请她向宋宁宗提出罢免韩侂胄。史弥远又利用自己兼任资善堂翊善,蛊惑年仅16岁的宋宁宗嗣子赵■,向宋宁宗“入奏:侂胄再启兵端,将不利于社稷”。杨皇后从旁赞之甚力,但宋宁宗不予理睬。显然想通过宋宁宗下诏罢免韩侂胄,是不可能的。史弥远决定绕过宋宁宗,由他和杨皇后伪造宋宁宗的御批密旨。参知政事钱象祖、李壁曾是韩侂胄党羽,见到密旨信以为真,转而投靠史弥远,当钱象祖想向宁宗奏明罢韩侂胄时,李壁怕消息泄漏给韩侂胄,钱象祖因而作罢。史弥远计划派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杀死韩侂胄,当夏震“初闻欲诛韩(侂胄),有难色,及视御批,则曰:‘君命也,震当效死’”①。十一月初,韩侂胄被杀死于玉津园。当“临安府申侂胄已身故”,“帝不之信,越三日,帝犹谓其未死,盖是谋悉出中宫及次山等,帝初不知也”②。

  嘉定元年(1208)三月,史弥远实际掌权,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九月签订宋金和议,史称“嘉定和议”,由金宋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加“犒军银”300万两,这是以往和议中从来没有过的。对于这宋金议和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引起朝野不满。“金人欲多岁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欲得奸人(指韩侂胄)之首,而吾亦曰可与;至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谨,曾无留难。”①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这番话,可说是当时舆论的代表。史弥远的丑行,实是与秦桧不相上下。

   矫诏立理宗

  由于韩侂胄是被伪造的密旨杀死的,史弥远没能公开以此居为首功,只微升为礼部尚书,但已掌握实权。嘉定元年(1208)正月,升为知枢密院事,六月,兼参知政事,十月升为右丞相。十一月,因母丧丁忧。嘉定二年五月,史弥远起复为右丞相,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独相擅权时期。

  当年协助史弥远杀害韩侂胄,对金乞降求和的卫国公赵■,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嘉定十三年(1220)死。次年,宋宁宗另立赵竑为皇子。赵竑对于史弥远的擅权跋扈十分不满,想在即位后远贬史弥远。但被史弥远安置在赵竑身边耳目所告发,史弥远就不时地在宋宁宗面前诽谤赵竑,以图废赵竑,另立他人为继承人,但未能得逞。于是在嘉定十六年,史弥远收买当时只是九品小官的国子学录郑清之,阴谋在宋宁宗去世时,废皇子赵竑而另立宗室赵昀(贵诚)为帝,为此派他兼任魏忠宪王府教授,作为赵贵诚的老师。郑清之后虽数次升官,但兼任赵昀老师之职不变。嘉定十七年八月,宋宁宗病重不能处理朝政时,史弥远加快了策划宫廷政变的步伐。同年闰八月,宋宁宗病死的当天黄昏,史弥远派人“夜召昀入宫,后尚不知也。弥远遣后兄子谷及石,以废立事白后,后不可,曰:‘皇子先帝所立,岂敢擅变。’是夜,凡七往反,后终不听”。但杨谷等说明,史弥远已命殿帅夏震派兵看守皇宫及赵竑,如果不立赵昀为帝,“祸变必生,则杨氏无噍类矣”。杨皇后在沉思很久,权衡利害关系之后,被迫同意。史弥远便伪造宁宗遗诏,“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为了说明赵昀即位的“合法性”,史弥远宣称:宋宁宗在世的八月份,即已“诏以贵诚为皇子,改赐名昀”①。赵昀即位,是为宋理宗。从此,宋太祖长子燕王赵德昭的后裔,取代了由宋孝宗开始的宋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后裔的帝位。

   推崇理学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使南宋军民十分不满。在嘉定和议签订的次年,赞同开禧北伐的军官罗日愿与殿前司、步军司军官杨明、张兴等,谋杀奸相史弥远未成,都被处死②。嘉定十四年(1221),又发生了殿前司军官华岳谋杀史弥远事件。在开禧北伐时,华岳作为军事理论家(著有兵书《翠微南征录》等传世),以战略眼光指出,应待金朝破坏和议时攻金,不应在准备不足时主动北伐,因而受到韩侂胄的打击。但对史弥远的乞降求和更为不满,“谋去丞相史弥远,……宁宗知其名,欲生之,弥远曰:‘是欲杀臣者’。竟杖死东市”①。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也引起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愤慨。然而理学人士刘爚,在嘉定和议签订后不久,就向史弥远提出:“荐引诸贤”②,表彰朱熹,为史弥远改善形象出谋划策,借史弥远之力以倡导理学。史弥远不仅随后即起用诸多理学人士,还在嘉定年间,对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理学派的地位,争取理学人士的拥戴。在史弥远用阴谋手段,废除并杀害宋宁宗指定的继承人赵竑,并伪造宁宗遗诏,扶立宋理宗以后,宋理宗意外成为皇帝,甘心作傀儡,史弥远的形象因而更为丑陋。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深为不满,先后以“谤讪”、“诬诋”罪名,被落职闲居。但史弥远为改善其形象,仍继续推行扶持理学派,重用或起用理学派人士,并追赠朱熹太师官号,追封信国公爵位,表彰朱熹的《四书集注》。还追赐岳飞的谥号为忠武,企图以此掩盖他奸臣面目。

  绍定六年(1233)十月,史弥远病重,才将他的党羽郑清之升为右丞相,结束了他独相二十六年的历史。次日以病危致仕,授两镇节度使,封会稽郡王,数日后去世,追封卫王,谥忠献。所赐号与秦桧谥号相同的忠献,并非完全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讨论谥号的礼官们,认为史弥远就是与秦桧属同一类人物,因为这在当时是士大夫们的某种共识。著名文学家刘克庄,在一年多以后的端平二年(1235)七月,给宋理宗的札子中,就公开将史弥远列为与秦桧一样的“小人”,指出“柄臣浊乱天下久矣,……柄臣与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而独留其大敝极坏之朝纲。……小人恃智巧,君子恃天理、人心之正,而天与人又有时而不然,桧十九年、弥远二十六年而衍七十日,光(指司马光)九月,君子之难取必于天如此。”①由于史弥远一直倡导理学,史弥远死后不久,理学又被确定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学人士对之心怀感激之情。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对其罪恶,仅在传末用“废济王,非宁宗意。……擅权用事,专任憸壬,……用李知孝、梁成大等以为鹰犬,于是一时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云”,数句贬语以终篇。② 第二节 贾似道

  鄂州暗中乞降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父贾涉,宁宗朝官至淮东制置使。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以父荫入官补嘉兴司仓。其姐于嘉定四年入宫,为宋理宗所宠封贵妃,遂得赴廷对,从此官运亨通。

  自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正月,南宋与蒙古联军灭金以后,南宋遂与蒙古南北对峙。淳祐元年(1241),贾似道任湖广总领财赋。淳祐九年升至京湖安抚制置大使。淳祐十年为两淮制置大使、淮东安抚使、扬州知州,又兼淮西安抚使。宝祐二年(1254),又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同年设枢密行府于扬州;四年,又升为参知政事;五年又升改为知枢密院事;六年,升任枢密使、两淮宣抚使,一直是担任着保卫两淮的重臣。

  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九年,1259)正月,贾似道以枢密使改兼京西·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都提举两淮兵甲、湖广总领、江陵知府,他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军、政、财政大权于一身,又负责两淮的军事,全面负责南宋抗战前线总的防务。当时,四川大部已被蒙古攻陷。二月,蒙哥汗(宪宗)亲自率西路军攻合州(今重庆合川)钓鱼城,钓鱼城守将王坚奋起抗击,蒙哥汗于七月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蒙哥汗弟忽必烈率东路军于八月下旬到达长江北岸黄州(今属湖北)。九月初,忽必烈得知蒙哥汗死讯,以为不可无功而返,遂渡江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十月间,理宗任命在军中的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由江陵至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又进入鄂州,督师抗击。忽必烈接到夫人察必的使臣报告,要他北返以争夺汗位,遂扬言东下进攻南宋首都临安,准备渡江北归。贾似道却于此时私下遣使,以南宋愿称臣纳币、割让长江以北土地等条件求和。忽必烈在即将率部出发北归时,派使臣前往鄂州谈判,并嘱咐见蒙古军旗动即回,随军北归。使臣在谈判中见军旗动,立即签约后返回。围攻潭州(今湖南长沙)的蒙古军随后也北还,鄂、潭两地相继解围。

  十二月,贾似道隐瞒向蒙古乞降、签订和约的真相,而以战胜蒙古军报功。理宗“以其有再造功,以少傅、右丞相召入朝”。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派郝经入宋,“持书申好息兵,且征岁币”。宋理宗得知蒙古使臣到来,对宰执们说:“北朝使来,事体当议”。但贾似道害怕暗中乞降的情况暴露,竟然若无其事地说:“和出彼谋,岂容一切轻徇,倘以交邻国之道来,当令入见”①,并命淮东制置司将使臣郝经一行拘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也不作防守准备。

   丁家洲之战

  贾似道自鄂州谎报军情升任右丞相回朝后,开始了独相专政擅权时期,“由是权倾中外,进用群小”②。当时宋朝社会经济日益恶化,纸币会子(楮币、楮)贬值。贾似道向理宗提出的对策是:“救楮之策莫切于住造楮,住造楮莫切于免和籴,免和籴莫切于买逾限田”。于是景定四年(1263)推行“公田法”,强行将民田以超过限额为名,三分之一回买给官府,实际上是有的人户“本无田”,被强买而自杀。而且买公田的钱,给的主要贬值的纸币会子,以及“民持之而不得售”的官告、度牒,使得平江(今苏州)、江阴、常州、镇江(今皆属江苏)、嘉兴(今属浙江)、安吉(今安吉南)六郡的大量田地,被低价强买,造成许多民户破产。又以所买公田设置官庄,原业主或原佃户成为官庄佃户,向官庄交地租。贾似道就是采取强取民财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一岁军饷,皆仰于此”①。

  由于回买公田需要大量经费,采取“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贯”,以增加纸币会子的发行量,作为买田的经费,使得会子更加贬值。景定五年(1264)正月,又发行新纸币,“造金银见钱关子,以一准十八界会(子)之三”,同时废十七界会子,进一步促使纸币贬值,新纸币“关子行,物价顿踊”②,导致物价飞涨。

  景定五年十月,宋理宗死,太子、皇侄赵禥即位,是为宋度宗。度宗“又其所立,每朝必答拜,称之曰‘师臣’而不名,朝臣皆称为‘周公’”。次年,贾似道进封魏国公。咸淳三年(1267),升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三日上朝一次,上朝后到都堂(政事堂)处理重大军政事务。此时,才任命左、右丞相以处理日常事务。实际上仍是“吏抱文书就第署,大小朝政,一决于馆客廖莹中、堂吏翁应龙,宰执充位署纸尾而已”③。从咸淳八年冬,又开始了贾似道以平章军国重事的独相时期,更加腐败。

  咸淳七年(元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建国号为元,明确表示是“绍百工而纪统”50000528_1924_3④,加紧了灭宋的步伐。咸淳九年春,先后攻占樊城、襄阳(今湖北襄樊),元军顺流东下,向着南宋的统治中心地区江东、两浙路进军。

  咸淳十年(1274)七月,宋度宗去世,在贾似道主持下,扶立年仅四岁的度宗嫡子赵顯为帝,是为恭帝(瀛国公)。年过花甲且有病的太皇太后(理宗皇后)谢道清,垂帘听政,政事仍由贾似道掌握。十一月,在贾似道的要求下,任命了左、右丞相以应付元军临江的局势。

  元军伯颜所统主力,于十二月初占领汉口,随后渡江,并于中旬占领鄂州,元军遂沿江东下。贾似道一直对战事置若罔闻,虽然数次表示要前往督师,却暗中指使党羽上书挽留,因而均未成行。直到鄂州失守,才在太学生等促请下,不得已而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但仍将都督府设于临安。次年(德祐元年,1275)正月,才出京督师。元军已占领江州(今江西九江)、安庆(今安徽潜山)。二月,贾似道到达芜湖(今属安徽),首先派宋京前往元军主帅伯颜军中,提出南宋称臣、奉岁币,遭到拒绝。宋军当时扼守于丁家洲(今铜陵东北长江中),贾似道得知降元乞和无望,暗中准备快船,以便及时逃跑。二月下旬初,宋军主帅孙虎臣迎战元军于丁家洲,宋军战败,贾似道与孙虎臣乘船逃到扬州(今属江苏)。二月末,新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陈宜中,奏请杀贾似道以谢天下,但谢太后却说:“(贾)似道勤劳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礼”。因而“止罢平章、都督,予祠官”,后又被降三官,但贾似道留在扬州,不肯回临安,并上表请求保全性命。谢太后乃诏贾似道归故里守母丧礼,贾似道这才离开扬州回朝。七月,被降为高州团练副使,贬往循州(今广东龙川西)。宗室福王赵与芮早就痛恨贾似道擅权误国,“募有能杀似道者,使送之贬所”,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尉郑虎臣欣然应命监送,贾似道前往贬途时,随行的侍妾有数十人,都被郑虎臣赶走,又将贾似道所坐的桥子的桥盖除去,让贾似道暴晒在太阳下。八、九月间,到达漳州(今属福建)的木棉庵,郑虎臣让贾似道自杀以谢天下。贾似道说:“太皇太后许我不死,有诏即死。”郑虎臣随即将贾似道杀死,称“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①

  

  ①《两朝纲目备要》卷10,开禧三年十一月乙亥。

  ②《宋史》卷243《杨皇后传》;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虎符》。

  ①《两朝纲目备要》卷11,嘉定元年四月戊午。

  ①《宋史》郑41《理宗纪》一,卷243《杨皇后传》。

  ②《两朝纲目备要》卷12,嘉定二年五月戊戌。

  ①《宋史》卷455《华岳传》,卷40《宁宗纪》四。

  ②《真文忠公文集》卷43《刘阁学(爚)墓志铭》。

  ①《后村先生大全集》卷51《输(轮)对札子》二。

  ②《宋史》卷414《史弥远传》。

  ①《宋史》卷45《理宗纪》五,卷474《贾似道传》。

  ②《宋史·贾似道传》。

  ①《宋史》卷173《食货志》上一,卷474《贾似道传》。

  ②《宋史》卷181《食货志》下三;《宋季三朝政要》卷5。

  ③《宋史》卷474《贾似道传》。

  ④《元史》卷7《世祖纪》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