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

第四节 沈周 仇英 沈 周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四节 沈周 仇英 沈 周

  沈周,字启南,初号玉田,改石田,晚号白石翁,别署有竹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27年12月10日)①。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父祖两代皆淡然轩冕,隐居不仕,寄情山水,诗画自娱,收藏图书典册宏富。少年时向伯父、父亲学习绘画,又向同县人陈宽学习经书诗文,聪敏勤奋,才华出众。十五岁时游南京,写百韵诗,受到巡抚崔恭的赞许。崔恭还以《凤凰台赋》为题,面试沈周的文才;他挥笔立就,词采烂发,崔恭不由得惊奇万分,把他譬为王勃。②沈周回乡后,学习益发勤奋,“及长,书无所不览”③。他为诗学李贺等晚唐诸家,“分刌比度”④,务求出语惊人;绘画多作小幅,山水尤佳。受家庭的影响,沈周决心效法父祖,游艺丹青,洒翰诗赋,寄趣林泉,与世无争地度此一生。

  景泰四年(1453),苏州太守汪浒赏识沈周的才学,乃推荐他应贤良科。沈周用《易经》占卦,得“遁”之九五,爻辞是“嘉遁贞吉”⑤,他非常高兴,隐居不仕的决心更加坚定,并因此而辞去荐举。父亲去世后,又有人劝沈周出去做官,他则仍以养母娱亲相辞。为了避开尘俗的喧扰,他特意在苏州城外购置了一栋房子,依竹林,傍水池,筑假山,建亭阁,颇多自然之趣;而房内陈列图书文物,窗明几净,可以静心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

  沈周潜心艺术,很少入城。他为人宽厚恤贫,孝悌好客,胸襟磊落;蔑视黑暗的政治,冷眼尔虞我诈的社会,追求精神上的爱好与人身的个性自由,而不介入名利是非之中,因而坦荡超逸,“风神散朗,骨格高古,碧眼飘须,俨如神仙”①。

  步入中年后,沈周的诗文改学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诸家,清新自然,如云容水态,若放马平原,似其胸次,不雕不琢,颇得真朴之趣,而难以方圆相囿。如《写怀寄僧》云:“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鸣虫。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②情高意逸,天真烂熳,因物赋形,意象俱新。他也有悲壮苍郁之作,如《从军行》云:“马上黄沙拂面行,汉家何日不劳兵。匈奴久自忘甥舅,仆射今谁托父兄。云暗旌旗婆勒渡,月明刁斗受降城。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③踔厉顿挫,横绝四海,风度如陆游,洋溢忧国爱民之情。

  沈周的题画诗最为格高调雅,闻名远近,如“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山客恰好晚,正及鸟飞还”;“草亭跨水沧浪间,翠云零落雨痕于。如今剩写江南意,一带青山隔岸看”等④,才情风发,平淡多趣,与画相配,别具浪漫潇洒之意。他的绘画初学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中年以后乃学倪瓒、黄公望等人,并且在四十岁后,拓为大幅;笔墨疏秀,却坚实豪放,沉着雄浑,墨气淋漓。沈周于山水、人物、花鸟、禽鱼、蔬果之属,无所不精。他“凡有所作,实力虚神,浑然有余”,落笔“似其为人,浩浩落落,自得于中,无假乎外”⑤;“澹逸深永,有突入南宋人者”①;他的作品“笔墨清润,而于染渲之际,元气淋漓,诚有如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②,颇类唐人王维。

  沈周还擅长书法,学宋人黄庭坚,放纵遒劲。他常常自作画,自题诗,诗书画相得益彰。所绘《东庄图》、《沧洲趣图》、《仙山楼阁图》、《三桧图》、《夜雨图》等,大多描绘江南风光,以丰富的想象与真切的感受,表现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的明媚,寄托着自己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高雅情趣。

  沈周的画风,继承“元四家”的写意风格,粗放磅礴,使明初以来院派纤细拘谨的画风相形见绌。

  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等,继之而起,终于改变了院派在画坛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文人画”能够复振,而且形成了明代的文人画流派——“吴门画派”,得以领一时风骚。

  沈周虽然高致绝人,但却和易近物,凡小贩、农夫、牧翁等持纸来向他索画,他多予以满足;即使有人以赝品来请他题句,沈周也乐然应之。故而京师、闽广等地来求画者,非常踊跃。

  有苏州太守曹某,下令征集画工为新衙署绘屋墙,查画家名单中有沈周,便遣衙役通知沈周应征作画。有人劝他去拜会达官贵人,以解除这项差役。沈周回答说:“往役义也,非辱也!求免而往,则贱耳!”结果还是服完这次差役。尔后曹太守进京述职,吏部官员向他打听沈周情况,太守不知何指,姑且唯唯而已。后来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又问:“沈先生有书信吗?”曹太守更加惊慌,茫然无言以对。他出来后,急忙向侍郎吴宽打听:“沈先生何人?”方才知道沈先生就是上次自己征集的画工沈周,感到非常惭愧。曹太守回苏州后,不先回家,而是直接去拜访沈周,赔礼道歉,引咎自责。①沈周除到虞山、苏杭一带近处游览外,因侍奉老母,没有到远方去游览名胜。他的母亲活到九十九岁才去世,这时沈周也年已八十。他虽年迈,“而聪明不衰,酬对终日,不少厌怠。风流文物,照映一时”,人们以为“百年来东南文物之盛,盖莫有过之者”②。正德四年八月初二日(1509年 8月 17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沈周的诗文著作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石田杂记》、《杜东原先生年谱》等。

  传世绘画作品有《溪山暮雪图》、《万松图》、《西园八咏册》、《洞庭秋霁图》、《风雨孤帆图》、《庐山高图》、《盘菊幽赏图》、《虎丘图》、《杏花图》、《慈鸟图》等。③沈周一生,逍遥超脱,名利两忘,献身诗画创作,使一度沉寂的“文人画”得以复兴,金声玉振,重振风采。他出类拔萃,开风导气,被推为“吴门画派”的宗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同称“吴门四大家”。

  仇 英

  仇英(约1502—约1552)①,字实父、实甫,号十洲,原籍太仓(今属江苏),后移居苏州。出身贫寒,年轻时为油漆工匠。他笃爱绘画,常常试绘山水、人物等漆画,以技艺精巧而引起画家周臣的注意。周臣发现仇英有超群的绘画才能,因而把他收做门徒。从此,在良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与日俱增。

  周臣的绘画师法宋人马远、夏圭,注重笔墨技法的基本功夫,被视为“院体中一高手”②。受周臣的影响,仇英也特别注意笔墨基本功的训练,精于临摹,“于唐宋名人画,无所不摹写,皆有稿本”③;“粉涂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④。

  仇英临摹古人的作品,凡山水、界画、花鸟、人物,无所不学,绘有《临宋人山水界画人物画册》、《临宋人花果翎毛画册》、《临贯休白描十六罗汉卷》、《摹李昭道海天落照图》、《摹松雪沙苑图》、《摹赵伯驹桃源图》、《临赵伯驹光武渡河图》、《临王维辋川图》、《仿李龙眠揭钵图》等。⑤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他既汲取了院体画家的精细纤密,又学到文人画家的雅逸放纵,于南北诸画派的长处皆有心得体会。

  仇英在技法上的学习不专一家,而是撷取诸家之长,熔于一炉,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他所绘《湖上仙山图》,“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①,不一而足。又如所绘《玉洞仙源图》,亦“近仿鸥波,得其轻清之致;远追摩诘,乃多沉着之笔。而人物师李龙眠,尤能须眉变换,殆有古必参,无体不化”②。

  后来,仇英又结识了“吴门画派”大师文徵明。文徵明是讲求笔墨雅致、追求画外之意的文人画家,仇英虚心向他学习,得到文徵明的赞许,所绘工而雅逸,富有盎然生意。他虽然不能作诗文题跋,就连印鉴也盖在画面不显著的位置上,不像一般文人画家诗、印、书法俱美;但是,他“天赋不凡,六法深诣”,笔墨“自有沉着痛快处”,而无“专事雕缋”之意,风格“萧疏简远,以意涉笔”③,与文徵明、唐寅等名家的雅逸之趣,不相上下。

  嘉靖初年,文徵明还为仇英绘《独乐园图》作记,亲自题于图上;祝允明也以自己所书长篇经文,请仇英补绘《赵文敏写经图》④。一些文士,如陆安道、周幼海、许初等,也纷纷改变看不起画工的孤陋之态,愿与仇英结交,为他的作品题诗赋文,备加称赞⑤。在文人画中心的苏州艺坛,仇英以其秀雅纤丽的画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占有一席显著的地位。

  仇英的人物画以仕女为最佳,他笔下的仕女,自然传神,灵秀韶韵;落笔细精谨微,形态各具,如《胡笳十八拍图》、《西厢传奇图》、《昭君出塞图》、《列女图》等,继承了宋人行笔秀润、设色浓艳的传统,形神兼备,颇具功力。此外,如《春夜宴桃李园图》、《蕉阴结夏图》、《移居渡水图》、《临流诗意图》等,人物神采奕奕,幅幅精工,一笔不苟,却极有士气,学宋徽宗而得其精,仿李公麟而得其犷。他所临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笔力刚健,造型准确,富丽繁华,而极有蓬勃之趣;无论是楼阁的细微精工,或者是人物姿态的千变万化,都富有新意,精细层累,典雅华贵,有出神入化之妙。

  仇英的山水画,以青绿重彩见称,如《桐阴清话图》、《桃源高隐图》、《子虚上林图》、《仙山草庐图》等,金碧辉煌之中,带有飘逸优雅之气;翠色满目之间,孕育淡然冷寂之感。虽然丹碧交映,林木掩然,峰峦重叠,殿阁纷纭,却给人以庄重、清幽之象,工而能雅,风韵潇洒。

  周臣去世后,仇英更是名著艺苑,独步一时。后来,他应嘉兴项元汴之邀,入其帷幕,充当画客。项氏收藏古人法书名绘富甲江南,仇英得以“览宋元名画,千有余矣;又得性天之授,餐霞吸露,遂为独绝之品,声重南金”①。

  仇英作画,神情十分专注,“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宛如隔壁;钗钏戒顾”。②他所作无论是大幅中堂,还是册页扇面,无不惨淡经营,竭尽心思,构图精细严谨,设色繁复周到,很少有败颓之笔。而一些长轴大卷,如《清明上河图》、《兰亭修禊图》、《职贡图》、《上林较猎图》等,往往需要数月功夫才能完成,有的甚至历时二、三年才能完成。①长期的刻意绘事,耗去了仇英许多心血,以致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年仅五十,便遽然去世。②仇英虽然不像沈周、文徵明那样,以绘画消遣娱乐,颐养精神,获得高寿,但是他的作品,笔墨流畅,风韵雅逸,工而能秀,精而能犷,沿着文士画的方向不断地得到提高,因而人们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相提并论,称作“吴门四大家”,视为明代中叶文人画的巨子。

  仇英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广,有《临雀白竹鸥图》、《竹院逢僧图》、《摹宋元六景图册》、《白描观音像》、《莲溪渔隐图》、《归汾图》等,其中不少作品流传海外,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宝,得到妥善的收藏。③仇英之女仇珠(号杜陵内史)、孙仇世祥,亦善绘画。④

  

  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沈石田先生年表》,香港幸福出版社1960年版,第21、32页。

  ②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一版,第290页。

  ③《明史》卷二九八《沈周传》。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页。

  ⑤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5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页。

  ②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页。

  ③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页。

  ④沈周:《题画诗》,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8—19页。

  ⑤方薰:《山静居论画》,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3页。

  ①曾农髯:《跋沈石田山水册》,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4页。

  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九《画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7页。

  ①据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二七《沈周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2页。

  ②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第596页。

  ③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①据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仇英生卒年岁考订及其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九《画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8页。

  ③茅一相:《绘妙》。

  ④民国《吴县志》卷七五上《艺术列传·仇英》。

  ⑤据安岐:《墨缘汇观》,张丑:《清河书画舫》,吴升:《大观录》,邵松年:《古缘萃录》,汪砢玉:《珊瑚网·画录》等。

  ①张丑:《清河书画舫·仇英湖上仙山图》。

  ②吴升:《大观录·仇英玉洞仙源图》。按:“鸥波”即元人赵孟頫。

  ③方薰:《山静居画论》,见《美术丛书》第三集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6页。

  ④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1—22页。

  ⑤据汪砢玉:《珊瑚网·画录》卷十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145—1146页。

  ①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7页。

  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3页。

  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③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