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下册)

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

中国通史 作者: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

  鸦片战争前,清代的旅行家及其游记中,有不少是相当有名的。如康熙时期的郁永河,“性耽远游,不避阻险”②,多年游历海上。他说过:“探奇揽胜者,毋畏恶趋避,游不险不奇,趣不恶不快。”①这与徐霞客的言行几乎一致。康熙三十六年(1697)春,他被派往台湾征购硫黄,从厦门出发,经金门、澎湖到台湾平安城,再沿西海岸北上至淡水。著有《裨海纪游》(又名《采硫日记》)。

  康熙时期的樊守义(1682—1753)是撰写我国第一部欧洲游记的旅行家。他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冬前往欧洲,途经澳门、南洋、葡萄牙、西班牙等地到达意大利,在意大利求学并加入耶稣会。他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三月初回国,五十九年六月十三日抵达广州,九月至热河晋见康熙帝。回国后,樊守义追记旅游经过,写成《身见录》一书②,内容有沿途地名,交通工具,各地气候、物产、人种、商业、城市、港口、宗教、文化教育、建筑、风俗等。

  康熙时期最著名的旅行家是图理琛(1667—1740)。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他奉命赴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河下游,里海北岸的地区)。自北京启程,途经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乌拉尔山到达目的地。归程除自托博尔斯克,溯额尔齐斯河至塔喇斯科(塔拉),再经托穆斯科(托木斯克)到叶尼塞斯克这段路程与去时不同外,其余均循去路返回。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二十七日回到北京。往返费时近三年,行程达三万五千里。他一路走一路写游记,把沿途山川地势、村落城堡、节气物候、动植物、土产、人种、宗教、生活习俗、户口、驻兵和里程作了翔实的记录,书名为《异域录》。这是我国最早记载俄国地理的重要文献,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先后被译成法、俄、德、英、日、瑞典等多种文本。

  乾隆四十八年(1783),福建龙溪人王大海,航海至爪哇,游遍北岸诸港,侨居八年后回国。他把见闻写成《海岛逸志》6卷,记载爪哇及附近岛屿的山川、形势、物产、名胜、华侨生活、风尚等。

  清朝嘉庆年间,另一位航海家谢清高,十八岁随商人航海,遇风暴翻船,被外国商船救起。后随外国商船经商,到过许多地方。十四年后回国,口述海外见闻。大约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由杨炳南笔录成《海录》一书。

  

  ②《裨海纪游》。

  ①《裨海纪游》。

  ②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岳麓书社1987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