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木之美的欣赏与体会

天雨流芳 作者:李霖灿


 林木之美的欣赏与体会

    在台北龙山寺的墙壁之中,嵌有一块徐树铮氏所写的行书七绝(图1),文为: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头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前种荔支。

    可以名之曰《荔枝碑》。虽我还没有查出原作者为谁(原作者为白居易—— 编按),但是却深深地为它的意境所感动,因为这就是俗谚常说、人人能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一个人挣脱一己之私的牢笼,与大自然携手同行,便会融入永恒。人间功名富贵烦恼得失在这里都倏然溶释于无形,便会觉得山川云烟齐来供养,林木禽鸟并来亲人。

    陶靖节曾经说过:「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记得石涛大师曾以之作为图画(图2),意态高古,令人珍赏。杜工部亦曾有「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的歌咏。顾虎头《四时诗》亦有「冬岭秀孤松」的赞赏,一棵树独立峰巅亦真的如此之美吗?

    那一年,过美国加州,由老友彼德乔治驾车,载我到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一游。登绝顶,见古松偃如盘龙(图3),遂倩其为摄一影,诵《归去来辞》上之「抚孤松而盘桓」名句,悠然神往于千古之上。那株古松因为孤挺于雪峰绝顶,罡风所袭,偃蹇如画,南宋马远亦曾画此诗意(图4),用他特有的拖枝长臂之法,益增岁寒林木之美。

    林木对人类的贡献,难以道尽;人类对林木的欣赏,亦复多彩多姿,若再加上几代诗文的晕染,更是交光互影,美不胜收。就以白杨为例,它虽然不为《红楼梦》上的史湘云姑娘所欣赏,嫌它嘴破没风也哗啦哗啦的吵人,但在六朝,它有过「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的吟啸,令人想到若一列墓道,白杨夹峙,人行其中,萧瑟之气,增荆棘铜驼之思,亦不失为一种悠然意远的美好境界(图5)

    柳枝摇金的意境亦能令人珍赏无既(图6)。西子湖上烟雨空濛,偶垂几缕柳条,不但柔情万种,亦复荡人书画文思,分明是元代吴镇《竹石图》上的「友」字结组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李迪的《风雨归牧图》(图7),画两个牧童归程遇雨,逆风伏牛背上,主旨却着力在描写柳烟掀舞之势。诵陆放翁之名句,知道柳烟深重,一点一滴一重一晕都落在诗人眼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又是人生境遇的最好写照吗?

    夏珪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西湖柳艇》(图8)亦着意写柳树桃花,不但柳烟沉重、桃花明亮,而且真把西子湖上暮春三月的潮湿空气渍染得出。我常和湖上的画友们说,这种林木之美、气象之幽是南宋的西子湖上才有,如今欲寻此等所在,也只有入山更深在南高峰后茅家埠前去体认了。

    台北故宫还有一开南宋人画的《柳塘钓隐》(图9),写万柳草堂前之胜。画谚上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之说法,对此册页之画法,诵「先立其大者」之要义,对描绘思考体认都能有所会心。

    《柳荫高士图》(图10)是台北故宫人物画中的精品,用夹叶法画柳树,别具有一垂迭璎珞之美;我们亦是由《五柳先生传》上悟到树下高士不是别人,正是爱山爱菊的陶靖节先生。

    南宋减笔画家梁楷,他有一幅知名的《秋柳双鸦图》(图11),用画美人青丝垂腰的长线条画柳,别有一番柔情。揆诸实际,如此折腰的「窈窕」只怕不多,当是属于极端写意的珍例了。

    若这样一连串地写过去,树木之美,只柳叶一章便都写不尽了,但人间万木,各有姿态、各有表情亦各有千秋。我曾在报章杂志上见到非洲有两种奇木,一曰大木棉树(图12),一屏巨干之上,顶头蔚起几十株大树,我笑道,这真是大树将军了。这使人想到万山之根的冈底斯山,使人想到万王之王奥斯曼大帝。另外一株则叫做酸瓜树(图13),又被称为猴子面包树,树根臃肿得像一个大酒篓,树枝纠缪横斜生姿,别有一种偃蹇膨胀大肚能容之美。想非洲大陆,动植物千奇百怪,在这里所能揭示的林木之美,只不过是渺沧海之一粟而已。

    孔夫子曾说过「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虽含有疾风劲草之意,却也是一位北方佬对当地日常树木的赞美,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郭熙《寒林图》(图14)巨轴,平远雪景,把圣人的意思传达得出,在荒寒之境却充满了生意,正是天地闭塞、一元复始的喜悦之情,前途希望无穷。

    《庄子》上有一篇《逍遥游》的大文章: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说到山中有一种「无用而有大用」的散木,这种散木亦有一种美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人《松泉盘石图》(图15)上就有一个最好的例证。这种由结疤和棘刺长成的树,虽然文不能烧火,武不能造梁,但是它盘根错节、姿态诡异,大大可以供人欣赏。

    树木有几千万种,花草有几千万样。一张口怎能吸尽西江水?我们不过是以一二例万千,请原谅这真的是纸短情长不尽欲言。但是我们还是愿意词费一二,说一说梅树、梅花。「疏影横斜」是它枝柯结构的原则,「暗香浮动」则是它品格馨郁。林和靖代替我们说出了它的冰雪风采的完美与永恒。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枫叶是加拿大的国徽图案,我曾于盛秋之际,因事往探,风霜已寒,红叶满天,使人深深觉悟,林木美丽无限,无怪乎人类对它情有独钟。

    人类的全体,不亦正是在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接力游戏吗?好鸟呼人多种树,西洋亦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种树故事:父亲对儿子说,「彼德!你种树吧!因为在你睡觉的时候,它亦会生长的。」此中有真意,耐人思维。说到了真理之所在,既有温暖亲切,又有时空永恒。我们好不好这样说呢:「生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在这里指的是生机。日常语言之中亦常说:「种树栽花,一片生机!」人生有此意境,该多赞美。

    有人说:「图片刻的快乐,饮酒。图一年的快乐,栽花。图永久的快乐,种树!」最近读一本杂志,上面说一个故事:一个人退休了,去请教隔壁张爷爷该做些什么,张爷爷已经九十岁了,建议他去种树,而且是去种白杨树。

    请问:那要多久才会长大?

    二十年!

    他一考虑,决定放弃,因为他没有自信还可以再活二十年。

    张爷爷听了他的决定,便说:多可惜!二十年后我们都会想念你的。

    人不是应该如此的吗?

    这使我又联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来。一天,钱穆(宾四)先生和我说,他在山西一座庙里遇到一位老道,那老道正在指挥工人清除一株死了的古柏树。钱先生问这位老道要补种一棵什么?老道答他三个字,夹竹桃!问他为什么?他说:「松柏树我等不到,夹竹桃明年开花。」钱宾四先生听了,叹了一口气,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丛林开山祖师有种夹竹桃的吗?」

    种树栽花,想不到亦有偌多学问!我不禁扭回头来看龙山寺,也看到寺中的《荔枝碑》了。不仅看到了宗教,亦看到了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