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1)

天雨流芳 作者:李霖灿


「衣食生活所需,山水性情所适。」记不得是哪一位性情中人所说的话了,但是深契我心,便以此为话端,谈一谈山水与人生。

许多人都抱怨乱世的颠沛流离,我是其中的过来人,认为颠沛流离固然辛苦,却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也多看了山,也多看了水。若非世乱遭飘零,安得天涯饱看山?有朋友也道出了此项心情。

中国人把风景或风景画叫做山水,此中自有深意。因为我国以农立国,对土地山川卓有深情,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和水,建立这个新名词,人人都马上深有领悟。甚至于一个王朝亡了社稷,我们也说他是亡了江山;《江山美人》就是一部电影的名称,耐人寻思。

《千字文》上说:「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丽水就是云南西北隅的丽江,在金沙江的N字大湾一带;昆冈就是昆仑山,这是六朝时光我们中国人所知道的名山胜水。如今山河日辟,行程愈便,奇景益多,我们所能欣赏的佳山胜水,千百倍于六朝唐宋,套句《圣经》上常用的语气:旅行的人有福了。山如珠穆朗玛峰、阿尔卑斯少女峰,水如尼亚加瓜、伊瓜苏……一个个在机翼之下,都可以朝发而夕至,岂不是洪福齐天?

山水画可以说是人对风景的加工,中国画家在这方面贡献特多,非但画家如林,而且一个个都戛戛独造,卓立千古高峰。如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庄严方正,郭熙《早春图》的烟岚重深,李唐《万壑松风图》之质感沉重,夏珪、马麟的诗情画意……都能启人智慧,乐我心情,使人一见如归故乡,倏然心降。

中国艺术家在这方面贡献心血尤多的原因,是因为欧美画家注意到风景画只不过是晚近一二百年间的事,而中国则在五代北宋,山水画已卓有成就。在这以前,远在四五世纪之时,山林文学已经给山水画铺好了道路,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开花结果,为人类艺坛卓放了异彩。

在山的方面,中国画家最大的贡献是皴法,皴法是艺术家对山川神情面貌的综合摄取,把山川的纹理用笔墨结组表现出来,有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卷云皴、雨点皴等名目。张大千先生曾作《皴法图谱》,一口气罗列了十多种,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寄百千于一二的举例而已,谁知道这内中有多少宝矿蕴藏?── 可是,您曾听说过塞尚(Paul Cézanne)画风景用矾块皴,米勒(Jean F. Millet)用解索皴吗?

而且,这还是就现成已有的来点名,傅抱石先生曾发明抱石皴,傅狷夫先生自创裂罅皴,我的老师潘天寿最喜欢用拖泥带水皴……到底有多少种皴法名目,谁也不敢写包票,如我到花莲太鲁阁去观赏,山川如扭股儿糖一样的纠缪缭绕,分明是「玛瑙皴」,世界上有各种神情面貌的山,中国艺人以「相天下士」的手法来慧心处理,一定在这方面还可以有惊人的卓越贡献,使山川生色,令泉石焕彩。

若说山是阳刚的美,那水就是阴柔的美了,在这方面中国的艺术家亦有了不起的贡献,略举其大者,那就是水纹的描绘。

水纹如行云舒卷,如何用线条来描绘摄取?中国画号称线条的雄辩,这回真的是遇到艰苦的挑战了,在这里我们首先想到石涛大涤子,他有一页《芦中远望令我叫绝》的图画,把「江间波浪兼天涌」的气势动态,真寻找得令人拍案叫绝!水是川流不息前后相续周流不居的,那上面何尝有线条可以撷取?但是我们面对这幅杰作,只觉得江中后浪推前浪,正是这样汹涌澎湃,线条的结组推移,正是这样的纠缪用笔,大艺家不但是有凝眸终日的慧眼,而且还有通畅不隔的妙手,心手相应,才得天人合一成此甲作。

梵高(Van Gogh)亦有一幅烟波钓艇的描绘,用断断续续的短线条,编缀波纹的明灭潋滟。金朝的武元直写苏东坡的《赤壁图卷》,亦用同样的手法,我尝笑他们二人在画面上演奏的是短调流水交响乐,而石涛册页则是G长调波浪交响曲,线条起伏绵延,莫踪端倪。在这里把绘画和音乐混纺在一起了,煞是耐人寻味。

在这里倏然使人想到了南宋的马远。这位大画家虽不以画水闻名,但他流传于世的却有十二幅以水为主体的册页,全以线条勾勒为主,真是写尽了流水的变化,描活了流水的形态。

流水周行不居,哪里有什么线条可以追寻,而马远心观手模,共得:波蹙金风、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等十二种不同的画法,可以说是异常丰硕的收获,使人浏览欣赏,叹为观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