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论 我们可以成为天才吗(4)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作者:薛涌


最近20年,有一种在“天才论”和“培养论”之间发展折中共识的趋势。比如,大多数心理学家们同意,智商大致有一半是遗传的。另一半则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所致。同时,一个人生活中成败的许多变数是受智商的影响,但大部分变数则在智商的影响之外。极端的智商决定论和智商无用论都被一系列研究所否定。由此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就可能看清:人生中的大部分变量都是在智商之外,而智商中又有一半是后天环境决定的。那种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智商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最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的比重。况且,这四分之一的智商基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并不清楚。你也许觉得你的智商基因很差,实际上却可能是非常优秀,是被后天环境和自己性格中的其他因素埋没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计算,本书力争绕开决定我们人生的不到四分之一的、同时几乎也是不可知的因素,而集中于四分之三以上的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其重点讨论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把布鲁姆的理论延伸到了天才训练上来。其核心观点是: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因为他们用特殊的方式把自己训练成了与众不同的人。你要是掌握了那种训练方法,并用来训练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天才。我想,中国的读者大部分恐怕无法接受布鲁姆的理论,也不相信什么人都可以被训练成天才。我这里只想提醒读者,布鲁姆的理论不是他一个人的假设,而是建立在大量学者实证性的心理计量、测试,以及对美国教育系统细致的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的。

这一点,你随便找他一本著作看看其中的引证就知道。我们即使不同意其结论,但也无法否认其丰富的实证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对改进我们的教育、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自我培养的重要意义。

我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天才训练的信徒。道理很简单,许多人都像莫扎特或者科比·布莱恩一样训练,但我们只有一个莫扎特,一个科比,大量的人远到不了他们的地位。那四分之一不到的基因因素,到了顶尖的竞争领域就是举足轻重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我在后面还会继续论述。但是,即使是我这么一个持反对意见者,细读完这些研究后也对其意义深信不疑。

如上所说,你即使受了比尔·盖茨那样的训练,也未必能成比尔·盖茨。毕竟人家是天才,你不是。但是,你真若像他那样训练自己,大概还是能够成为顶尖的计算专家,或者硅谷一个中型企业的总裁。我并不想说服大家都把自己当天才。但是,你至少要把自己当半个天才。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在对自己的低估中活了一辈子,白白浪费了这唯一的一次生命。

为此,我不妨讲一个个人的故事。我从小体弱多病。到上大学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我更瘦弱的同龄男孩,属于一阵风能刮倒的那种类型。高考时体检,医生查不出我有什么病,但直言不讳地对我这个身体能否把大学读下来表示怀疑。据母亲说,我1961年出生正好赶上三年困难的饥荒,后来父母下干校,把我们兄弟留在城里交给一个不识字的农村保姆照顾,吃得很差。这样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我的身体格外孱弱。对母亲的解释,我从一开始就不信。事情明摆着:中小学上体育课,无论干什么,我在男生中总是最后一名不说,即使和女生比,也在中下的水平。这些同学中,绝大多数家庭条件比我还差。人家怎么那么壮呢?

显然大家先天就是不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