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牌”是“品”与“牌”的构成

品牌三藏 作者:刘峻松


谈到品牌,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论述品牌的书籍很多,理论、方法也很多,但这里,不妨独辟蹊径,从说文解字开始,我们重点阐述的只是“品”“牌”——两个字而已。

品牌是什么?我们从字的构成来看,“品牌”由“品”和“牌”构成。

“牌”,代表了知名度,它涉及我们经常谈到的品牌识别、品牌形象、品牌影响力等等,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话题。但一个品牌仅仅有了知名度还远远不够,知名度的极致至多意味着可以是“名牌”,但“名牌”并不就等同于“品牌”。

“品”代表了美誉度,有了“品”,才形成忠诚度。这三个度加起来,构成了我们“传说”中的品牌资产。所以说,“品牌”重要的不是谈“牌”,而是谈“品”。无“品”无以成“品牌”,在品牌中,不仅需要有知名度,更需要美誉度、忠诚度。

“品”是品牌的核心,一个品牌首先要有“品”,之后才谈上“品牌”。做“品牌”有如“做人”,人无品,则处身立世,无以成人。品牌亦然。

“品”由三“口”写成,蕴含了朴素的哲学观

“品”,蕴含了朴素的哲学观。关于品牌,我们更多地需要分析的是,“品”字是如何写、由什么构成、蕴意了什么?

“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品”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品字由三“口”组成,“口”代表器物之形,以三“口”表示器物众多。

《说文》中记载:“品,众庶也。从三口。”,“品”意为“众多”,后由“众多”引申为“品种、等级”,进而再由“等级”引申为“品评”“品质”“品德”等等。

“品”由三个“口”字构成,“字里行间”承载了一种深刻而朴素的哲学观。关于“品”字的由来,文献中恐已难做考证。但古人造字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们很难说老祖宗造字之初就已经具备了一种很高的系统观念,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先人造字时代,已经蕴涵了一种“一品,而后再品,再后三品”的自然的、朴素的评价态度。

“品”,我们常常说人品,品质,品格等等,包括我们如何品论一个人。

“品”字从三口,“三”者,众也。“三”是复杂事物最简单的代表,“三”可以集点成面,是最稳固的支撑,小到几何图形,大到宇宙万物,古人更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三”,这里蕴含了一种客观的评价态度,不惟“一”,而是“三”,是一个环境在谈论。所以说,谈论一个品牌成功与否,是否有“品”,不为一人之口,而是众人之口。

“品”字由三个“口”写成,三个“口”代表了三个人(古文中也有“三”者为“众”的涵义)。评论一个人,不为一人之口,而是众人之口。品评一个人的好坏,我们不是由一个人一次来评价,而是在一个系统环境下,很多人来评价。如果三个人一致的评价某个人,我们说这是“众口合一”;如果三个人都说某个人好,某个品牌好,我们称为“三人曰善”……

谈论一个人如此,评价一个“品”更是如此,不区别于是人,是物,或是品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