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管好店铺轻松赚钱(第五节)

服装店这样管才赢利 作者:章义伟


协调沟通

协调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店铺的所有员工为了统一的目标而紧密配合,并且使员工各自的工作有序、统一,以便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服装店铺中,经常会出现员工之间因为个人利益等原因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对店铺的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员工会因为争抢生意、只做生意不做其他工作而影响工作心情和整体氛围。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店铺的服务质量。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从中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尽量使员工的工作能够有序、统一,形成合力。

有些管理者会认为,员工矛盾是因为工资问题。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为什么?在同一家店铺中,往往销售能力强的员工每个月的提成都会非常高,而且会一直保持第一。但是,在目前国内大多数服装店铺中,提成最高和最低的员工相差并不大,并且提成所占工资的比例也不是特别高。因此,他们的工资并不会相差太大,因这种差距而产生矛盾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员工之间缺少合作,缺乏边际工作(如搞卫生)的积极性。为什么没有差距却会有矛盾呢?是因为管理者在协调沟通上做得不到位。

有一位经销商,他每个月都会付出300元的“团队融洽专项基金”。在这300元中,其中200元由店长奖励下属员工,另外100元奖给某位表现突出的员工。店长有权力根据店铺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决定分次与员工一起花费最高每月200元的专项基金。

他们每月设定一名优秀员工(具体奖励的办法因实际情况而作变化,如上月卫生不佳就奖励卫生积极分子等),奖励200元,而店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次的优秀员工必须“请客”。其实,按照这家店铺的常规,优秀员工的奖金应该是100元,另外100元就是为了解决员工之间的融洽问题。这样,除了店长以外,任何一名员工都有请客的机会。

这样的一种氛围使得店铺的员工关系一直比较融洽,他们不再只是同事,相互之间更是好朋友。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工作中的合作性、紧密性也就非常好了,工作起来也就更加流程化、有序化了。

所以,协调很重要,沟通更重要。当实现了情感上的交流,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当然,这种“团队融洽专项基金”只是协调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者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完成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让工作有效衔接,形成合力,让员工在工作中和谐共进。

控制纠偏

工作中,难免会与预期目标产生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地控制纠偏。什么叫控制纠偏呢?就是对实现计划目标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实际上,不论是个人还是一家店铺的管理者,往往犯的错误都是相同的,也就是重复性错误。因此,在店铺管理中对人、事、物进行控制纠偏,最关键的就是解决重复性错误。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呢?制定控制标准,标准确定后,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实现这两点之后,把实际成果同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如果有偏差,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有的管理者会想,当结果已出来的时候再纠偏是不是就晚了。有这样的考虑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很难发现偏差的,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纠偏。

对于服装店铺的管理而言,控制纠偏操作起来是比较容易的。管理者需要按月、季和半年三个周期对店铺的人、事、物各方面的错误进行统计,最后再进行分类。比如把员工迟到、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请假等归纳为员工出勤问题,员工上班时间打电话、发短信、开小差等列为员工工作纪律问题等。

实践证明,一家服装店铺半年所犯的错误可能达到数千人次,但进行归类后发现,这数千人次的错误其中的90%以上都可以归纳为几个大类。某店铺曾作过一次半年期的错误归类,发现这家只有7名员工的店铺半年总共产生的错误和问题达到3603人次,归类后发现,其中3217人次均为其中的8个大类。也就是说,解决这3603人次的错误,其实只要解决好这8大类错误,就可以大大地提升管理水平了。

发现了错误,我们就要解决这些错误,这就对解决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做才会更有效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时间交错、依次解决的方式来解决这些大类问题。重复性错误解决方案见图1-8。当解决好这些大类问题以后,店铺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文化,之后再犯同类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错误类别第1月第2月第3月第4月第5月第6月第7月第8月第9月错误1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2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3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4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5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6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错误7植入期巩固期检验期图1-8重复性错误解决方案管理升级

管理是一个过程,首先是对未来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预先拟订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然后,为了实现目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建立组织,并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指挥组织运转,以使得计划能够执行。同时,在运转中,各部门的工作需要协调,以使得员工各自的工作能够有序、统一。在这一系列的运作中,是否与计划相符,是否与目标相符,这就需要对实现计划目标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以确保最后目标的真正实现。

1.4管理之道在于“行”

某店铺招聘新员工,进行完面试之后,只剩下5名人员复试。尽管前面4位复试者回答得都很好,但却都没有被录用,最后一位虽没有说什么,却独领风骚,为什么呢?他用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人。当复试者走进房间的时候,在地板上很明显的位置有一个纸团,这个纸团似乎和干净整洁的房间很不协调。然而,前面的复试者没有一个人主动地去捡起它。最后的一位应聘者捡起了纸团,当他准备把它扔进纸篓时,主考官说道:“朋友,请您看看这个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了纸团,只见上面写着“您是一个善于行动的人,恭喜您已经被录用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很多人都是会说不会做。在服装店铺的管理中也不例外,经销商本人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并不缺乏对问题的知晓能力,而是缺乏行动能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经这样说:“电脑里是种不出庄稼的。”袁隆平带研究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和他一起下田。因为这些研究生并不缺乏农业生产的知识,而是需要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高产的才是高效的。

结合到店铺管理上来,也是一样的,借用德鲁克的一句话来说明,就是“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行”就是再深入一步

非洲卖鞋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说的是美国一家制鞋公司要寻找国外市场,公司派了一名业务员去非洲一个岛国,让他了解一下能否将本公司的鞋销给当地居民。这个业务员到非洲后待了一天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没有市场。我即刻返回。”公司又派出了一名业务员,第二个业务员在非洲待了一个星期,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鞋的市场很大,我准备把本公司生产的鞋卖给他们。”

公司总裁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后,为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于是又派去了第三个业务员。第三个业务员到非洲后待了三个星期,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原因是他们脚上长有脚疾,他们也想穿鞋。过去不需要我们公司生产的鞋,是因为我们的鞋太窄。我们必须生产宽鞋,才能适合他们对鞋的需求。这里的部落首领不让我们做买卖,除非我们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和公关活动搞市场营销。我们打开这个市场需要投入大约1.5 万美元。这样我们每年大约能卖2 万双鞋,在这里卖鞋可以赚钱,投资收益率约为15%。”

假如你是这家公司的总裁,你会听谁的?毫无疑问,第三个业务员的汇报会更可信,理由就是他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调研。

很多时候,经销商本人也会犯类似的错误。比方说,明明知道这种款式销售不好,而再过一段时间就过了穿着周期,无法销售了,但却没有马上执行促销方案;明明知道某个导购近期在工作态度上出现了波动,却仅仅是提了一下,没有深入地关心和修正;等等。其实,真正的管理不在于“知”多少,而在于“行”多远。

“行”就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得知这一消息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立即要来四川省地图,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了解情况。

16时40分许,总理又在飞机起飞后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工作。19时10分许,总理一行抵达成都后随即乘车前往震中地区。22时许,微微细雨中,总理前往都江堰市灾情严重的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23时45分,总理回到指挥部,再次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总理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举措,不仅给受灾群众带去了极大的鼓舞和精神安慰,也给全国上下救灾战士带了个好头,起到了很好的精神鼓舞作用。

同样,对于店铺的经营管理也是一样,不管是经销商还是店铺员工,首先要善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其实,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发现以后的解决决心和能力。

当我们发现问题以后,可以把它分为可以第一时间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解决和不可解决三类,见图1-9。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快速执行,就可能会被遗忘,这样“知”就毫无意义了。而需要一定的时间解决的问题,如果执行力较强,完全可以提前解决;相反,则也会变成不可解决的问题。所以,“行”的关键体现在时间和速度上。

图1-9店铺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的分类

“行”就是不找理由和借口

在西点军校,军官向学员下达指令时,学员必须重复一遍军官的指令。然后军官问:“有什么问题吗?”学员的回答只能是:“没有,长官!”这就叫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

2007年7月18日,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外围小组赛中兵败吉隆坡,再一次刺伤了中国球迷的心。赛后,中国某球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场地比较软,队员踢起来不是很舒服,另外我们的体能储备也不是特别的好。比赛前我们就知道是场艰苦的比赛,出现什么结果都是正常的。”

这位球员表达的可能是他的真实感受,可实际上句句都是理由和借口。如果中国足协的每位官员都是这样,中国的教练组都是这样,其他的球员也都是这样,中国足球何以进步?

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经销商这样的抱怨:“我们这小地方,招不到好的员工啊。”“公司里好卖的货总是补不到,叫我怎么做业绩啊?”“昨天天气不好,所以生意才不好的。”

其实,机会对每一位经销商、每一位店长或者导购都是公平的。在经营的过程中,你所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同样会遇到。因此,当我们遇到这些不如意的情况时,不应去抱怨,而应反思。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同样是小地方,我们的员工已经是最棒的了吗?同样加盟一个品牌,我们的货源是最好的了吗?同样天气不好,我们的生意是最好的了吗?如果不是,说明还有提升空间,我们就要继续努力,而不是找理由和借口,更不能在员工面前提这些借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店铺经营也是一项销售工作,销售的核心是在现有条件下把业绩做到最好。所以,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是需要我们牢牢记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