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阅读社会科学心理学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作 者: (英)亚当·斯密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丛编项:
版权说明: 经版权方授权连载试读部分章节,全本请购买正版图书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道》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著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以及《不要命的自负》等。
目录
正文
第1节:译序(1)第2节:译序(2)
第3节:译序(3)第4节:"同情"是人的天性
第5节:"同情"也会感染(1)第6节:"同情"也会感染(2)
第7节:相濡以沫的快乐(1)第8节:相濡以沫的快乐(2)
第9节:纠正"不合适"的情绪第10节:面对无瓜葛的客观事物
第11节:面对特殊关系的事物(1)第12节:面对特殊关系的事物(2)
第13节:可敬的美德(1)第14节:可敬的美德(2)
第15节:源于身体的种种激情第16节:我们会感同深受
第17节:悲剧和爱情剧吸引我们的是爱情带来的痛苦第18节:不友好的激情
第19节:不友好的激情(续)第20节:友好的激情(1)
第21节:友好的激情(2)第22节:自私的激情
第23节:虽然我们同情悲伤一般要强于同情快乐, 但它仍然远逊于当事人自己的感受第24节:悲伤的同情总让人难受
第25节:为什么有人不停地最求财富和地位?第26节:东方式的
第27节:东方式的"吾皇万岁"(2)第28节:"爱情往往会让位于野心,而野心却极少被爱情压倒。"
第29节:嫌贫爱富的风气第30节:趋炎附势的人
第31节: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对象第32节:正义与仁慈两种美德(1)
第33节:正义与仁慈两种美德(2)第34节:正义和悔恨的感觉,以及对优点的自觉
第35节: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第36节: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1)
第37节:自我认同和不认同的原则(2)第38节:生来就希望被人热爱(1)
第39节:生来就希望被人热爱(2)第40节:每个人心中有两个法庭
第41节:如果中国有一场地震第42节:个人与他人(1)
第43节:个人与他人(2)第44节:两种不幸
第45节:坚强不屈·公正的旁观者(1)第46节:坚强不屈·公正的旁观者(2)
第47节:所谓责任感(1)第48节:所谓责任感(2)
第49节:个人品质对别人幸福的影响第50节:分享快乐、维护社会秩序才是更好的"利己"(1)
第51节:分享快乐、维护社会秩序才是更好的"利己"(2)

读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