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天”的非典型特征(3)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作者:周永亮


资金紧张是最让企业胆寒的事。以浙江为例,过去最能抗风险的浙江民营企业也纷纷倒闭。浙江企业界人士感慨,许多浙江企业今年不是被成本上升、外需放缓打垮的,而是死在资金链问题上。即使是极富活力、信用良好的浙江地下融资业务,今年也因融资环境严酷、企业经营困难而不断出现坏账,一些地下融资机构和实业企业被压垮。

最大的变数则来自于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中国受到的直接冲击并不大,但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将深刻地影响美国实体经济,甚至重塑美国经济和消费的模式。正如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所说,美国由收入型储蓄向资产型储蓄的转型已经失败,美国消费者可能将不得不接受其传统消费模式“中国制造+美国消费”将终结的现实。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较长时间的低迷,处在美国消费模式另一端的中国,必将面临外部需求萎缩的境地。这个阴影并不遥远,它已经在叩响中国经济的大门。

他们还注意到,欧元区经济也在不可抑制地放缓。数据显示,欧元区的GDP在2008年4~6月的3个月内下降了,而放缓的势头还在持续。有关调查表明,全球经济风暴已将欧元区推入技术意义上的衰退――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要知道,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比美国更大的出口市场。欧元区经济衰退展示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中国最大的两个外需市场――欧盟和美国将同时熄火!

此外,他们也注意到了一些看起来与危机无关的事件的影响,比如安全生产问题和“毒奶粉事件”,有可能对中国经济起到一定的“冻结”作用。山西溃坝事件和“毒奶粉事件”都引发了国内对官员前所未有的问责,前者将导致山西的煤炭生产放慢步伐,甚至减少全国煤炭的生产;后者对国内乳品的整个产业链都形成了巨大打击。上述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

他们就此得出结论:未来中国企业的处境,取决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环境是否稳定。从较长的经济周期来看,如果全球金融危机就此喘定,中国放松调控能够维持住宏观经济环境,中国企业的日子也许不至于太恶化,还能享受繁荣周期的一点尾巴。但遗憾的是,近期形势剧变,上述假设条件很难同时成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冬天”将会降临。

非典型特征2:危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写着全球化竞争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描述: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十公里的陨石撞击在墨西哥州的犹卡腾半岛上。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热量和巨大的冲击波导致地球上75%的生物大灭绝。陨石击起的尘埃弥漫在太空,厚度达数百公里,使太阳的紫外线无法照射到地球上,地球上生长的植物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死亡。那些幸存的、以植物为生的食草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随后灭绝,紧随其后的一整条食物链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藻类、菌类等也相继灭绝或变异了。这就是恐龙年代终结的画面。

今天,撞击在我们企业生存环境里的陨石已经落下,它撞击的方位也在西方,那些诸如AIG、雷曼之类的“恐龙型”企业最先“灭绝”了。那些依附在这一条价值链上的大大小小的机构、团体和企业很快也会出现危机或者“灭绝”。美国政府和欧洲各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无非是在试图建立一条巨大的、防止这道冲击波无限蔓延的“防护罩”或“防火墙”。如果“救市计划”真能“罩住”这场危机的扩散或蔓延的话,损失将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而一旦失效,这张多米诺骨牌势必会向全球蔓延,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那些与美国金融和美国债权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其他国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