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控制混沌(1)

谷歌小子 作者:(美)理查德·勃兰特


起初,在谷歌的风险投资人那里,很多这样的决策无论如何都行不通。风险投资界是一个多嘴多舌的小集团。有几个人告诉我,多年来,谷歌的投资人――尤其是迈克.莫里兹――曾在这些决策上与拉里和谢尔盖对抗过。(约翰.杜尔和迈克.莫里兹拒绝了本书的采访要求。)正如任何一家成功公司的高管一样,风险投资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并制定了公司发展公式,而拉里和谢尔盖丢掉了这个公式。限制广告客户的数量?此举肯定会减少收入。但是由于拉里和谢尔盖自己控制了公司股权,风险投资人在这方面几乎掀不起波浪。

风险投资人在迫使拉里和谢尔盖就范方面有一张王牌。他们在资助谷歌时提出的一个条件是,公司必须雇用一名老练的管理者担任首席执行官。但是这两个男孩在履行这项承诺上长时间地犹豫不决。莫里兹颇为沮丧,他威胁要抽回红杉的资金,如果谷歌不遵守诺言的话。他后来在《GQ》杂志面前承认:“那不是一次愉快的交谈。在事情达到白热化时,当时的气氛是剑拔弩张。”

在2000年的一次采访中,谢尔盖描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首席执行官的类型。“我们寻找的是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Amazon. c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那种类型的。他非常精明,能很好地促进公司发展。拉里(在这方面)比我强,而杰夫比他强。杰夫非常有趣,很好相处。”

他们最终在2001年找到了埃里克.施密特,他当时46岁,是Novell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男人与拉里和谢尔盖是一路人。

施密特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金发男子,他特别聪明,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戴着一副约翰.列侬式的眼镜,与拉里和谢尔盖不同,他举止优雅,口才很好,态度谦和。

在2000年举行的个人电脑论坛行业会议上,施密特第一次见到了拉里,当时他们共同参加了一场小组讨论。拉里演示了搜索结果,借以炫耀谷歌,但施密特不为所动。“他很腼腆,”施密特回忆道,“绝对是一个好人。但我印象最深的,是觉得他们的搜索引擎不是很有趣,而且他很腼腆。显然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他与谢尔盖的第一次打交道是通电话。谢尔盖在2 000年10月给他打电话,因为他们想雇用的一名员工韦恩.罗辛(Wayne Rosing)把施密特列为了证明人。这次谈话从晚上9点开始,持续了50分钟。“我从未经历过持续50分钟的背景调查,”施密特笑着说,“谢尔盖对韦恩特别感兴趣,但我大致记得,我注意到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同一个月里,施密特又遇到了谷歌的投资人兼董事约翰.杜尔,杜尔告诉施密特,他进了接管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名单。当时的Novell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告诉杜尔他不感兴趣。杜尔坚持要他与拉里和谢尔盖见个面。

后来,施密特接受了谢尔盖的提议,到他们的办公室见个面。施密特说,他同意见面“只是出于好奇”。他去了他们的总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他们的总部位于太阳微系统公司的一栋老楼里。这次访问出乎他的预料,小桌上放着食品,墙上是施密特的传记投影。“我想,不错,挺有趣的,”施密特说,“这种见面形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常见。这是一件你心知肚明的特别的人生大事。它有趣而特别。”

这次谈话则更加有趣。施密特不知道这次会面是工作面试,而且这压根儿也不像。他们争论了很多技术问题,包括Novell公司正在推进的一个视频存储服务的营销项目,“他们认为这个项目相当愚蠢,”施密特说,“他们并没有那么说,但他们基本上是反对其前提条件的。”他们的理由是,自从网络公司崩溃以来,有大量的光纤光缆闲置着,如果有人开始在互联网上使用这些光缆,就可以进行视频直播,从而消除临时储存的必要性。“我离开时感觉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施密特说。

2001年年底,施密特同意Novell公司和剑桥信息技术合作公司合并,并决定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这使他可以自由加入谷歌。他与拉里和谢尔盖一直谈判到2002年1月。“拉里和谢尔盖似乎很怪。他们争论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每个问题都很有趣,而且每个问题都得到了讨论。”

尽管施密特当时不了解谷歌的潜力,并坚称如果谷歌还是一个小公司他会感到非常高兴,他还是决定接受这个邀约。“我基于他们的早熟作出了这个决定,”他说,“我有一种想留下来的强烈冲动,因为谷歌实在是太有趣了。很显然,我应该加入谷歌。”

拉里和谢尔盖坚持与每一位首席执行官候选人相处较长时间,这意味着他们会带施密特滑一整天雪。施密特认为这很荒谬,他同意在帕洛阿尔托的II Fornaio酒店与他们见面,而不去滑雪。为了测试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他列了一份首席执行官应该知道答案的问题清单。晚餐持续了3个小时。“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说。

只是为了调侃他们,他说:“‘为什么要雇用我?看起来一切都已在你们的掌控之中。’拉里看着我说:‘我们现在不需要你,但我们将来需要你。’我认为这是正确的答案。”

我问施密特,这两个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年轻人是如何培养出那么敏锐的经营本能的,他说:“我认为那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他们具有作为年轻人的不同寻常的判断力。那是一种智慧,但也是小聪明,洞察力。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用了20年才形成这种洞察力,而他们只用了两三年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