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奥巴马式“三枪反击战”:能源、医保、金融(2)

金融内战 作者:李才元


更重要的是,布什政府时期,为了资源和资源金融势力的利益,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选择绿色能源作为突破口的奥巴马政府则对《京都议定书》表现出积极态度。这显然是分别代表金融内战的两方。

奥巴马看重新能源产业,原因有三个:一是此次大危机是资源金融危机,发展新能源可以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既可以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有利于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二是通过新能源等新型产业来增加就业岗位;三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贡献,毕竟资源金融危机同时就是全球气候危机。总之,奥巴马此举旨在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当然,成功与否是另一个问题。

奥巴马打出的第一枪瞄准的是昔日金融内战中趾高气扬的资源,第二枪瞄准的则是为趾高气扬的资源煽风点火的金融机构本身,首先对准的是医疗保险机构。

美国是世界保险业的一流强国。特别是二战之后,美国保险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在1975年之前,其保费收入一直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各项保险指标均居世界首位,这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医疗保险。统计显示,美国医疗保险费用通货膨胀率以比总体经济通货膨胀率高一倍的速度连年增长,给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制造这一枷锁的是美国保险行业的高达35%的利润率。医保机构显然是昔日美国金融内战的获利者。

目前美国有两套医保体系:一是老年保健医疗制度,主要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是医疗辅助计划,主要针对是穷人阶层。奥巴马的设想是扩大现有的医疗辅助计划的覆盖范围,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拥有一份基本的医疗保险,同时削减在老年保健医疗制度计划中的庞大支出。他服务的是美国近46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人。

这一招将在两个方面打击现有医疗保险机构。一是,他计划设立一个公私合营的不以盈利为主的保险机构,必然将挤出保险业的过多油水。二是,制定强制性及基本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再通过对一部分穷人给予联邦补贴,加大医保覆盖面,大大缩小医保机构的利润空间。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医疗计划将会扩大政府的权力和架构,对于新自由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者来说,“大政府”意味着过多的“管治”与“税收”,这也是金融机构不欢迎的。

2009年12月24日清晨,在漫长而艰难的通宵会议后,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总统奥巴马支持的全面医疗改革法案。法案的核心是创建一个联邦监管的医疗保险市场,而政府将成立公共保险机构出售医疗保险。此举首次向几乎所有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险,是奥巴马的圣诞礼物,更是美国反金融内战的巨大胜利。

这以前,参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围绕医改方案持续谈判几个月;表决前,两派议员辩论24天。9月1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奥巴马发表关于医疗改革方案的演讲时,曾公开指责反对医改者利用“恐吓手法”阻挠改革。金融内战的火药味十足。

医改预期将向3000万现阶段买不起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提供保障。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是禁止保险机构对已经处于生病状态的投保人“拒保”或收取高额保险费。为帮助低收入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美国联邦政府将提供补贴。若法案得以实施,在美国历史上,这是首次近乎全民普遍享受医疗保障。一贯对本国政坛“吝啬”的美国媒体,称参议院24日通过医疗改革法案为“里程碑”。医疗改革法案的通过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内战正在发生转折,积极的力量取得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虽然只是开始。

早在17年前,也是在当政第一年,克林顿抛出的医改方案激发两党纷争、激变民意,导致共和党第二年赢得国会中期选举。从大的方面讲,克林顿时期正是美国金融业的鼎盛时期,作为金融巨头的保险机构怎会放弃自己的利益?那时金融内战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机构手里,克林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