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访访员的个性、相貌和头脑(2)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 作者:袁岳


3月5日:培训者修改审核深访记录,并接收受训者的分析框架。

3月8日:培训者对分析框架提出指导意见。

3月12日:受训者提交经修改过的分析框架,准备PPT分析报告要点。

3月14日:受训者陈述PPT分析要点,培训者提供修改意见。

3月18日:受训者提供书面报告。

3月22日:培训者提供报告评阅意见。

3月25日:培训者总结培训结果中反映出的本次培训中的成绩与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从事深访访问工作的访问人员具有以下特点:

个性:长于人际关系,既不冷漠,又非浮躁者

前面已经介绍,深访是一种双向沟通,而且大部分的访问是陌生人拜访,所以要求访问员有一种表面上就可感知的热情与快速建立熟络感的素质,个性不冷漠、清高。另一个方面,沟通强调倾听,深访更是以信息收集为目的,所以访问员在热情的同时,要沉稳、诚恳,不浮躁,能够用心倾听,用脑思考和提出问题。尽量不要勉强内敛、木讷、谨慎的朋友做访问员。

相貌:气质、相貌中等以上,第一印象无反感,考虑相似对等原则

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建议初期作用十分突出,作为深访的访员,要求气质、相貌较好,无令人不舒服的行为或语言习惯,这是基本要求。当然,不少人事前的一些不太合适的行为习惯(如穿着过于随便、有不良口头禅、在人面前身子乱抖),都可通过必要的提醒而加以改善。

另外,沟通中存在一种对等原则,俗话说酒逢知已千杯少,棋逢对手才精彩,这就要求在不同研究中选择深访访员时需要考虑访问对象的特点,尽可能选择那些与访问对象气质、背景相当的访问员。如访问企业管理者以30岁以上、男性为佳;访问农民企业家以诚恳朴实气质为佳;访问外企高管以锐利、敏捷者为佳。共同的爱好、专业背景、人生经历、气质等可以帮助快速建立沟通关系。在一些时候,我们甚至需要使用资深研究者、高层管理者甚至聘请行业专家来作为访问员以体现“平行访问规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