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逆境解围的十二个沟通策略(5)

打破坚冰的深度访谈 作者:袁岳


5.限定了沟通时间而对话时间到了问题并没有问完。

在这里,一些基本的策略可以有效地达到目的:

1.针对冷漠的受访者,尽量询问比较详细的问题,在心理上不受其冷漠态度的左右,必要时使用在其他访问中的一些结果作为参照内容,追寻受访者的意见。

2.针对简单答问者,注意在其回答中发掘问题,而不要简单地转移到其他问题上,大多数人会感到自己负有为自己的回答解释清楚的道义责任。

3.当受访者中途挑战访问的必要性的时候,强调许多决策者从这些意见中受到了启发,所谓“难者没有,有者不难”的道理;受访者长期拥有经验才觉得必要性不强,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受访者的意见就拥有价值,其实社会交往就是一个互为师长的过程。

4.在受访者坚持只提供自己乐于提供的有限信息时,访问者同意其就此展开回答,在其叙述进程中巧妙地以追问而引入其他问题,如果还不够,可在其叙述完成之后再以肯定其前面回答并附加提问的方式引出其余问题。

5.遇到设定时限的访问者,注意可灵活地调整一下访问问题设置,将辅助问题适当减少,把核心问题提前。在时间到而对话未完的情况下,主动提醒对方能否延一点时间,如得到否定回答再追问可否以其他的形式进行二次访问。突破时限与可能二次访问的关键是受访者对访问主题产生了兴趣或者对访问者形成了欣赏。

表4.5总结了受访者不能提供具体回答的原因。

表4.5受访者为何不能提供具体的回答

受访者感到真的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感受(对策:放弃,或帮助回忆)。

受访者记不清这方面的经验与感受(对策:试图换成询问较近的事件,提出当时发生的有助于回忆的参照事件)。

访问者的提问含混或用语复杂,受访者不确定访问者问的是什么(对策:试图换一种事情提示,重新提问)。

受访者觉得对这样的提问很难简单表述答案(对策:设法重新提出分拆的简单问题)。

受访者觉得访问者非常专业,无需自己提供答复(对策:向受访者说明其观点与描述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