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秉要执本抓关键(1)

破局 作者:莫可


一个复杂的局,里面各项事务层出不穷,纷纭复杂。破局者如果想要事必躬亲,对于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到亲自过问,都想要做的完美无缺,这样的破局者,恐怕只能被那些琐事缠身,终日疲于奔命。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抓关键的智慧。

一场局,里面复杂的事务当中,总有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很好地驾驭全局。至于那些非关键的琐事,大可以交给他人去处理。千万不能让那些琐事占据和浪费了你的心智。

有人说:聪明而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将军之所以能够懒惰,是因为他很聪明,这种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懂得选拔利用人才,而不去亲自做应该下属做的事,这是秉要执本。

《汉书 艺文志》:“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秉要执本是统治的权谋,领导的艺术。那些不会做领导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管不好单位,做不出成绩,因为他不懂得秉要执本,没有抓住根本。

汉代的时候,汉文帝曾经在早朝上问周勃:“天下一岁断狱几何?”周勃答:“不知。”皇帝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于几何?”周勃又答:“不知。”

皇帝心里不爽了,觉得你这丞相怎么当的啊?顺口又拿这两个问题来考陈平。陈平答道:“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皇帝一听乐了,问:“君所主者何事?”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不知臣驽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也就是说,我做丞相的是负责管官吏的,让他们好好地为您干活就是了。至于具体事务,您应该问这些干活的官吏而不是问我。

陈平的回答,让皇帝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破局者应当心存“秉要执本”这样的观念。就好比一家餐厅里,一个厨师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那么饭店经理则是以无味调和五味。下属以自己能胜任专长某种工作为有才能;领导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下属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领导以善于听取下属们的意见为有才能。下属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领导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

还有一个关于“丙吉问牛”的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关于“秉要执本”的智慧。

暮春的一天,汉宣帝的丞相丙吉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外出办事。马车正在长安大街上行驶,前面的道路却被堵塞了。原来,刚才有一群人在这里斗殴,不仅打伤了好几个,而且还有一两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一见闹出了人命,惊慌不已,议论纷纷,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以致见到丞相的车来了也没来得及回避让道。

车夫把马车停了下来。他想丞相一定会让人去了解一下斗殴的情况,然后加以处理的。可是丙吉却像没有看见路上发生的事一样,挥挥手叫车夫继续前行。

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继续前行。刚出城,丙吉看到一个农民正赶着一头牛往前走,那牛一边走一边喘气,还不时把舌头吐出来。丙吉马上叫车夫把马车停下来,并对一个骑马的随从说:“你去问问那个农民,他赶着牛走了多少里路了,为什么那牛会喘气不止?”

坐在丙吉旁边的一个下属官员对丙吉的举动很不理解,不仅问他说:“大人刚才对人命关天的事视而不见,现在见到一头牛吐舌喘气却停车询问,是不是有点重畜轻人,不够妥当呢?”

丙吉听后回答说:“你错了!市民斗殴伤人,这应该由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去处理。丞相的职责是考核这些官员的政绩,然后奏请皇上进行赏罚。作为丞相,没有必要事事亲自过问,而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车来去管那些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

“那大人为什么又如此关心这头牛呢?”那位官员还是感到不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