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破刀枪不入--功夫片的科学观(1)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方世玉是功夫片中公认名气最大的少年帅哥,武功也厉害,自幼被母亲苗翠花用药水泡大,练就一身铜皮铁骨,刀枪不入。20世纪70年代张彻改拍少林题材功夫片,傅声饰演的方世玉深入人心。由于张大导演最爱渲染惨烈死亡场面,“靓仔玉”亦难逃死劫。在《少林子弟》(1974)和《方世玉与胡惠乾》(1976)中,方世玉的对手纵然不同(分别是冯道德和白眉),死法却相同,都是被敌人寻到刀枪不入的唯一罩门(肛门)一剑刺穿致命--张彻如此拍法,倒也并非信手胡编,在最早描写洪熙官、胡惠乾等少林英雄故事的清末小说《万年青》中,方世玉就是被五枚师太一脚踢中肛门而死。

当然,小说归小说,《万年青》中的少林子弟还是聚众作乱的反面典型呢?电影归电影,张彻、刘家良的作品中,洪熙官方世玉三德个个成了锄强扶弱的侠义英雄!一百年间,对广东少林子弟的传奇演绎,由贬低到歌颂,由反派到大侠,从小说到影视,从悲壮到喜剧,个中演变轨迹,固然耐人寻味;但就功夫电影而言,不断重塑方世玉等少林英雄的传奇形象其实并非难事,真正殚精竭虑且影响功夫片走向格局的,还是怎么拍功夫……

喜欢看功夫片的影迷都知道,在功夫片中,“功夫”承担的功能不仅是感官刺激视觉效果那么简单,精彩的动作设计还可以作为剧情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譬如“刀枪不入”,刘家良的《洪熙官》(1977)就是围绕洪文定与父亲两代如何前仆后继破解白眉道人(在此之前,张彻刚拍完《方世玉与胡惠乾》,戏中方世玉的“铜皮铁骨”则被白眉破掉)刀枪不入的铁布衫展开剧情。1979年,罗烈导演、刘家良任武术指导的《洪文定三破白莲教》完全延续《洪熙官》故事框架,观众对剧情的期待只是如果洪文定的虎鹤双形破不掉白莲(白眉师弟)刀枪不入的童子功,第二次用女人绣花拳可不可以破,第三次用夺命针法可不可以破?

同样是展现刀枪不入的功夫片,张彻的《方世玉与胡惠乾》与刘家良的《洪熙官》就有明显不同。张彻的动作场面更侧重宣泄情绪、展现惨烈风格;刘家良的武术指导则专注招数新奇,偏于技巧趣味。傅声在《方世玉与胡惠乾》中只是光着上身表演不惧刀枪而已,罩门死穴从一开始就交代给观众,白眉那一剑再狠再惨,也在意料之中。《洪熙官》就故弄玄虚,洪熙官(陈观泰饰)用洪拳打遍白眉(罗烈饰)全身穴位,拍得固然精彩绝伦,但就是找不到罩门、破不了铁布衫。观众不明就里,往下看才知道原来白眉的罩门居然能随时间变化移位,但等洪熙官好不容易算准时间打中白眉罩门时,却发现对手已练成罩门可随意上下移位的奇功,他也因此枉送性命。究竟白眉的罩门在哪里?怎样破?刘家良故意吊胃口让观众猜谜,找罩门和破解绝招的功夫设计也成了剧情发展的关键环节。

较之张彻,刘家良对功夫片的飞跃性贡献,除了动作设计更加精密精巧有趣有型,还在于将功夫打戏真正作为叙事的手段,而不再仅仅是视觉奇观的情绪发泄--这从如何展示和破解“刀枪不入”的功夫设计中可见端倪。《洪熙官》之后,吴思远做导演、袁和平任武术指导的《鹰爪铁布衫》(1977)也沿袭这一创意,围绕破解“刀枪不入”衍生出的“铁指寸进”和“缩阳诱敌”等打戏设计都拍得相当过瘾刺激,遂成滥觞(日后又有《龙形刁手铁布衫》等跟风)。顺便提一句,展示和破解“铁布衫”最神奇的功夫片《洪文定三破白莲教》,后来被美国怪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大为推崇,《杀死比尔》中的“白眉”和“七步追魂掌”都是向本片致敬,“白眉”扮演者刘家辉也正是《三破白莲教》中的男主角洪文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