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破刀枪不入--功夫片的科学观(2)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无论铁布衫,抑或药水淬筋骨,目标都是练成外家功的最高境界--“刀枪不入”。其实按照功夫片的惯例,“刀枪不入”不过是一个练家子的障碍或诱饵,最终下场只能是惨遭破解。也可以这么讲,功夫及武侠片向来神化体能技巧,却始终无法超越生死毁灭的极限(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只有用一种强攻破尽另一种强功,功夫片才够戏剧才有看头)。功夫片中所谓“刀枪不入”的修炼和破解过程,似乎在用最形象直观的方法探讨一个关于“攻无不破、相生相克”的哲学命题。更重要的是,功夫片再神奇,功夫片的主流缔造者们却一直承认天下武功皆可破、面对枪炮命难活的科学观!从这点看,功夫片被批判为宣扬暴力意淫夸张的低级产物只能算局部有理。

据张彻回忆,刘家良做导演的第一部戏就是《神打》(1975)。刘师傅开始想肯定“神打”,即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并非谎言,但遭张百万反对。当时刘张还未反目,家良一介武夫,也肯听张彻文人之见,揭破所谓“刀枪不入”的伪装,用心拍出“神打”的许多骗人伎俩,成为最早收获票房口碑双赢的功夫喜剧。1981年刘家良又拍《十八般武艺》,刘家辉的“神打”再硬再强,再能抗普通拳脚寻常刀枪,仍被刘家良找到罩门,将耳朵弹得鲜血淋漓,最后刘师傅来一句:“你连我的指力都挡不住,试问又怎能抵挡洋人的枪炮?”10年之后,徐克在《黄飞鸿》中再次借严震东(任世官)之口讲出此言。彼时,这位铁布衫高手已被洋枪打得如筛子般,旁边的黄飞鸿(李连杰)则一脸悲怆茫然。此情此景,尽显功夫片的尴尬:若对手有枪有炮,我们的功夫高手怎么打?--别晕,徐克给出了答案。

早在执导第一部电影《蝶变》时,徐克就开始解读功夫武侠片中的“刀枪不入”。开始,他的角度很科学,让《蝶变》中装神弄鬼的张国柱穿上金属盔甲不就得了;还有《笑傲江湖》中的古公公(刘洵饰),气功那么厉害,还是挡不住洋枪。后来徐老怪便走火入魔,《风云再起》中东方不败居然接住炮弹,还高呼“你有科学,我有神功”,够狠够酷吧?那毕竟是武侠片。即便是拍功夫片《黄飞鸿》,徐克竟也几乎每集都会专门兴致盎然地介绍如何对付枪炮:第一集黄飞鸿身法快就可以;《男儿当自强》“九宫真人”身上绑块铁片也可以;《狮王争霸》梁宽干脆用血肉之躯替十三姨挡,高叫“挡子弹我有经验”;《龙城歼霸》黄飞鸿师徒干脆自己也开枪放炮起来;《西域雄狮》黄飞鸿再次以无影身法对阵西部牛仔的快枪……结果,都是黄飞鸿们赢了。但,功夫片似乎输了。

无可否认,近十年来,欧美的动作片多多少少都要耍几下功夫,好莱坞也成功邀集成龙、李连杰两大巨星在《功夫之王》中首次实现对打。不过,讲到纯粹不涉枪炮、不玩飞天、见招拆招、硬桥硬马的传统功夫片(不是动作片,也不是武侠片),除了刘家良老骥伏枥、回天乏力的《醉马骝》(2003),早已不复可见!

“刀枪不入”?本就是个神话。专破“刀枪不入”?也只是个笑话。功夫片?唉,就当没事闲话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