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放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变得更加民主

伯南克的美联储 作者:(美)伊森·哈里斯


本书的绝大部分讨论都是围绕着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会执行怎样的货币政策,但是决策方式也同样重要,因此本章研究的就是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其内部决策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得直白一点,我倒要看看一个对数据分析上瘾的专家把主席的位子传给了一位学者,这会给美联储的经济和政策讨论模式带来哪些变化。我们还需要注意了解一下,一位不那么强势的主席对美联储来说有什么意义。

重新整理经济学的“工具箱”多年以来,学术研究是一回事,商业人士与决策者的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术研究变得越来越“高科技”,研究的重点越来越集中于只能用复杂的数学或统计工具才能解释清楚的小问题。然而与之相比,商业和政策经济学的分析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很多有趣的问题需要立即获得答案,而且很难用建模的方式解决。于是,尽管最拔尖的毕业生都去搞学术了,但是当布什政府开始寻找格林斯潘的接班人时,候选人名单上符合要求的学者仍然是屈指可数。

伯南克的信念伯南克的美联储格林斯潘很擅长搜集和分析各种各样的信息与数据。当政府宣布伯南克成为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时,市场普遍担心他不具备格林斯潘的商业经济分析技能。例如,在挑选美联储新主席的民意测验阶段,《华尔街日报》的一篇专栏报告说,白宫“非常希望他们挑选的继任者不仅懂货币政策,而且还要有金融市场的实践经验,能够利用商业和市场人脉洞察统计数据背后的玄机” 。伯南克当然不符合这个要求。除了在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美联储(担任理事)任职了几年时间以外,伯南克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搞学术研究。格林斯潘在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都在从事经济咨询业。与格林斯潘相比,伯南克刚上台时对经济预测这个行当几乎是毫无经验。

经济预测的艺术与科学好在伯南克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在担任了美联储理事以后,伯南克立即开始从自己的薄弱之处下手。2005年在一次名为“学者向决策者的转变”的演讲中,伯南克明确指出自己清楚地知道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新挑战。他承认,“鉴于我的背景,我对货币政策领域内的某一个问题不是很熟悉,那就是所谓的‘趋势分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