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茶馆炒股(2)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正在这个时候,号称状元企业家的张謇也发电反对,这恰好也给北洋政府解了围。张謇倒不是反对孙中山,而是出于自己的商业利益考虑。从清末进行商业活动以来,张謇在此时已经拥有盐业、纱厂、棉花种植业等大企业,建立证券交易所,为企业发展融资一直是张謇的计划。

另外张謇的反对也有着一定正当的商业理由,他以国际惯例为依据,指出证券交易所只能交易证券不能涉及物品交易,而且依据1914年的证券交易法,交易所不能有外资持股,而在虞洽卿的方案中,恰恰就有着外资的身影。

正是在张謇的反对之下,虞洽卿等人的申请被吊在半空之中,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

在上海交易所的申请被搁置的同时,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却在紧张筹备之中。1916年,华北尤其是京津地区暴发了“京钞”信用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北京政府决定发行公债来平抑,由此成立证券交易所就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就在该年,在王景芳、岳荣等人的发起下,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包括公债券、中外银行发行的钞票以及股票。

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4年后,以虞洽卿为董事长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才得以建立,交易的既有证券也有棉花、布匹等物品。至此中国的证券交易进入了交易所时代。

交易所一旦设立,其收益就让商人们眼睛一亮,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为例,在交易所设立半年间,其收益就高达20万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设立一年的时间里,上海的交易所达上百家。

当时的报纸报道,在这段时间里,几天就有一家交易所成立,十余天就有一个信托公司向读者作投资广告。在这种风潮之下,交易的物品也扩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原来的杂粮、丝棉等重要物品可以投机交易,而且像蜡烛、肥皂之类的也在交易之列。这些交易所的设立再也不是为了商品交流的方便,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提升股价,而且只要交易所一设立,其交易物品连带本所股价都一路飙升,全国从巨富到小市民都陷入风靡追捧交易所的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