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床垫文化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陆小凤就读于大连理工学院,不但人长得好,而且还是学校的高材生,在学校里赢得了不少女生的芳心。但是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毕业后的陆小凤同学一直为找工作的事发愁。

陆小凤总是感叹道:“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敢问路在何方,路在何方?”同屋的傅红雪受不了他每天的噪音折磨,就把陆小凤介绍到了自己所在的那家公司。

陆小凤在上班的第一天就发现这家公司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每张办公桌下都有卷起的铺盖,心里想:“难道这家公司的员工都没有家吗,要天天在这里打地铺过夜?”比陆小凤早几天到公司的东方不败看着陆小凤的一脸不解的样子就说道:“这家公司是鼓励员工加班的,只要你比别人加的晚,你就会在月中考评中获得上司的好评,这也是新员工晋升的机会。”陆小凤听了这些话不禁在心中暗暗地给自己鼓劲。

从此陆小凤就开始为自己的人生拼搏。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在公司的办公桌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早上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

在午休时,也只是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盈月不回宿舍,就这靠着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就爬起来再干。一张床垫半个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终考评中,陆小凤名列前茅,受到了上司的好评,陆小凤非常自豪。

但在成功背后,陆小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大学认识的女友薛冰跟他分了手,理由是他总是借口工作忙,没时间陪她。薛冰还到处跟朋友说:“他在外面肯定又有女人了,在大学时就是个花心大萝卜,听说他现在又结交了上官飞燕,总是说没时间陪我,其实有点时间的话他都和上官飞燕在星巴克喝咖啡了!”外面的谣言使陆小凤心里苦不堪言,而心里的痛苦却比不上身体的痛苦,他工作时经常头疼恶心,无法集中精力。医院诊断,陆小凤是疲劳过度,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

住院几天后,陆小凤就离开了人世,薛冰听到这个消息后,惨声痛哭:“凤,你死得好早呀,怎么也给我留下一辆凯迪拉克再走也不迟呀!”

且东说寓:

小胡在学校的时候就是高才生,2005年硕士毕业的他如愿以偿地来到国内相当有知名度的大企业从事封闭式研发工作。工作繁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10点,他才可以坐上回家的班车,而第二天早上7点,就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司。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小胡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2006年4月,挨不过身体的不适,小胡请了假特到医院进行检查,却再也没能从病床上挣扎起来。

很快,2006年5月,年仅25岁的小胡因病毒性脑炎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据医院方面称,小胡身体的多个器官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呈现衰竭状况,这种衰竭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不是长期的劳累,风华正茂的小胡不会这么早地去世,长期过度的操劳让他的免疫系统岌岌可危,他的生命也变得格外的脆弱。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胡的家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愿做过多表态。

看着小胡的遭遇,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公司不是家,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要如此这般的拼命,难道生存的压力果真大到这步田地了么? 没有人愿意拿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提高生活质量,那些正拼了老命奋斗着的年轻人,多也是身不由己。在小胡的公司,加班似乎成了一种文化,几乎每个员工的办公桌下都收着一大张床垫,以便在那些特别繁忙的日子里打地铺用,有的员工甚至表示,他们在签到公司的第一笔单子时就做好了“鞠躬尽瘁”的打算。

奋力工作,为公司尽心尽力是好事,这也是小胡所在的公司在竞争中无往不利的重要因素。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胡还很年轻,他本有更长的路可以走,也本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财富,他的身体在短时间内被压垮,他的生命不在了,他的悲剧亦是公司的损失。如果公司在平时能够多关心一下员工,多关注一下员工的生活状况,像这样的悲剧也不会上演。

幸好,小胡所在的公司也及时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再次大力重申了加班政策,不再提倡曾一度引以为傲的“床垫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