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觉醒的人(1)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作者:马丽娟


劳拉来了,她是幼儿教育界很有水平的大人物,还是全世界仅有的几个手工制作玩具的高手中的一位,孩子们都叫她“瑞典奶奶”。

“瑞典奶奶”每次来看望我们的时候,都会给予很多帮助,她的内心就像大海一样宽阔,源源不断地将她知道的和孩子的教育有关的事情说给我们听。她就像在讲故事一样,而每句话中又那么有深度,我们就这样被劳拉讲的故事吸引着、滋养着。

劳拉的手工玩具,每一件都是艺术品,她看上去很热爱做玩具,只要坐下来,手里都会拿一些材料在不停地做。也就是跟劳拉学做玩具的时候,我会问她一些问题。

我问:“有个小姑娘她五岁了,语言发展得很厉害,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中,有时会用语言攻击其他的小朋友。她创造的游戏中有很多思考的痕迹,因为游戏的情节有控制身边玩伴的作用。”

劳拉告诉我:“说明这个孩子不能再回到她喜欢幻想的童年,她觉醒了……”这个回答给我的启发很大,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对觉醒的孩子的思考。

我在班里看到一个男孩子,他很喜欢和恐龙有关的故事、图片、玩具,他还看过和恐龙有关的影片。

有一次,孩子们都在玩耍,一个女孩子说:“美人鱼很漂亮。”

这个男孩子听到了很认真地说:“美人鱼不是故事里说的那样,她们是穿着泳装的女人。”

这个女孩子又说:“白雪公主是最美丽的。”

男孩子又说:“才不是呢,那是动画片里说的,其实她并不是最美丽的。”

又有一次,在讲故事的时间,我用丝绸方巾挽成一只蜗牛,来帮助我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孩子们之前都很活跃,也很躁动,当见到用丝绸方巾挽成小蜗牛时,都立刻安静了。故事开始了没一会儿,这个男孩子说:“蜗牛的角原来就是系了两个疙瘩呀。”我没有停下来,继续讲故事,孩子们仍然听我讲。此时,他好奇地把脑袋往我这边伸过来想看个究竟,助理老师请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当我们讲完了故事,孩子们都陆续离开做别的工作了,而我在收拾讲故事用过的东西,这个男孩子凑到我跟前说:“蜗牛就是一块布啊。”

他觉得很好笑,一直徘徊在我的周围笑眯眯地看我收拾东西。虽然他用自己的眼睛,已经发现这块方巾很像一只蜗牛的模样。并且,当我讲蜗牛的故事时,他也很有兴趣的在听故事。但是,他在看待这个蜗牛带给人的愉悦时,是用物质的眼光来分析这个“蜗牛”的组成,并不是用他想象的部分来感受这个想象中的蜗牛给人的体验。因为,即使方巾挽成的蜗牛模样有蜗牛的特征,但它并不是一只活的蜗牛,我们就不能从生物组成的角度看待这只蜗牛。

我认为,这个觉醒的孩子,他的确是在用一个科学家或者是医生的眼光在看待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他用电视机里播放的动画片的形象来衡量那个女孩子心目中白雪公主的样子,也许这个女孩子的脑海中想象的白雪公主的形象也和电视机里演的形象比较接近,不过这个女孩子确实在想象着一种故事的情景,这是一种带有个人的感受的东西。

如果,因生活中的电子信息越来越多,导致孩子们头脑中的形象和电视节目里的动画形象几乎一样。孩子的脑袋里装着的全是别人的想法和创意,他们没有想象的机会。那么,我觉得用一块丝绸创造出神似蜗牛的玩具来和孩子分享故事,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