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赢得的实质(3)

感动力:赢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张利军


这个过程并不是表面上“毫无情感”的“物体”间的交换,它实质上是人们在交换自己的劳动。在通过劳动去创造价值物的过程中,你只有真心付出才可能得到收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你只有用心于它,才可能做出好东西”。

用不用心去劳动又怎么和赢得相关物质扯上关系呢?

从最具体、最现实的获得一定物质的手段来说,我们如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衣服、食物、房子、汽车、电视机等物质的东西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有钱”吧?!

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理论上说,你就可以“买到”上述物品。

那么,“钱”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学名叫“货币”呢?

“钱”不就是你付出的劳动被社会认可的价值表现吗?

还是通俗点说吧,物物交换时期,人们各自劳动制造各自的物品,然后相互交换。后来发觉不方便了,我要的东西你没有,而你要的东西我有,于是,就发明了货币。它的好处在于流通起来方便了很多,比如你要的羊肉我有,我就把它给你,而你是种田的,你的粮食我不需要,我要的衣服你却没有,于是,你就给我“那些羊肉”相应价值的货币,我拿着这“钱”就可以到其他人那里“买”回我想要的衣服了,这也就等于我间接地用“羊肉”换回了衣服。因为这货币或者说“钱”,它代表我付出劳动创造的那些给你的羊肉的价值。

现在,大家当然习惯了付出劳动后,都把创造的价值“换成”钱拿着,然后,通过它,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们的答案已经可以推导到“赢得钱就能得到那些物质”了。

问题是,这些“钱”又是怎么到你口袋里去的呢?

“钱”是靠你付出所创造的成果“换来的”。

你辛勤劳作、努力出品就可以“换来”相应的“钱”了吗?

不!这里绝不能画等号!

看看那些员工们辛苦工作却难以维系、不得不倒闭的工厂,以及商场里堆积如山卖不掉的商品就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