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危机(1)

爱情与人格:恋爱心理成长分析 作者:肖三蓉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但是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因为自我不仅对机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任务进行整合作用,而且也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保证个体在自我体验和其他人的现实中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人格。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为分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他所谓的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形成某种良好的自我品格,人格就能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每一个危机都可以得到一个积极或消极的结果。

积极结果是指心理危机得到恰当的解决,而使这个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这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用这两种方式(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来解决危机。当一个人用以解决危机的积极方式多于消极方式时,这个人就解决了这一阶段的危机,进入下一个人格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

在埃里克森看来,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如果不再努力,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它。他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