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危机(5)

爱情与人格:恋爱心理成长分析 作者:肖三蓉


人类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从“育”和“传承”活动中体验自我影响力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从关心下一代或下属的行为中,获得自我力量的体验,这是关心和创造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人们是在“生”、“育”、“传承”的经历中,发展出关心和创造力的社会品质。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得到消极解决,就会形成自私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至死亡):自我整合VS失望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率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VS绝望感的心理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整合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具有充实、幸福的生活和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感到人生的充实与完善。这种人不怕死亡,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感到活得有价值,能接受自我,正视人生的必然归途,产生一种整合感。相反,前面七个阶段没有顺利度过的人,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时,他们感到失望,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目标没有达到,再开始已经太晚,他们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产生绝望感。一个人能否坦然地面对死亡表明他人格是否成熟,只有人格成熟的人才能获得一种超脱的智慧感。如果一个人积极的自我整合大于绝望感,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第一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人类循环的生命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发展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