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禁 果 效 应 多一点遮掩,多一点神秘(1)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作者:江乐兴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它的大意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对它越好奇,越想得到。“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了禁果,后来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的存在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更能促使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欲望。俗话说“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听众对完整信息有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被隐藏,听众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激起。这种“期待 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某件事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容易引起他人的更大兴趣和关注,人们对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被他人知晓,进入了传播领域,就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人争相传播,进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隐瞒该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

禁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若想推广传播,请先闭口不说

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越是若隐若现的东西,就越想看清楚。这就是禁果效应的基本表现,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这种心理,就可以达到不错的传播效果。例如,马铃薯在法国的推广就是巧妙利用了这种心理。

巴蒙蒂埃是法国著名的农学家,当年他在德国做俘虏时,曾吃过马铃薯,被释后他带着马铃薯回到法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无法说服人们栽种马铃薯,导致马铃薯在法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牧师把马铃薯称之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马铃薯有害于身体健康,农学家则认为马铃薯会使土壤枯竭。

于是巴蒙蒂埃决定采取一个计策。1787年,巴蒙蒂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法国国王,让国王批准他在一块以贫瘠著称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同时巴蒙蒂埃要求国王派遣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田野里,白天守卫,但到晚上一定要撤兵。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心想:那块土地上到底种了什么东西,为何派重兵把守呢?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人们有所行动:人们开始在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挖去,种到自己的菜园里。而这正是巴蒙蒂埃所企求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运用禁果效应可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推广效果。在现代商业领域,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产品美名远扬,为了打开产品销路,很多企业都会努力到各大媒体露面,打广告、搞宣传,为的就是提高产品知名度,而有些企业经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有意隐藏自己的信息,给人留下故意躲避的印象,从而吸引人们特别是媒体的关注。待人们努力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样人们就对该企业、该产品印象深刻了。

加娜庙是印度的一座古寺庙,它周围环绕着红墙,绿树成荫,庙门宽敞。但庙里的空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经过,就能将庙里的景致一览无余。因此,没有多少游人进去观光,日子一久,寺庙只好关门大吉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加娜庙的大门关闭之后,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游人走到这里,经常会在庙门前停留,他们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每天窥探的人比往日大门敞开时进去观光的人多了许多倍,甚至工作人员也被影响了,也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想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庙里一切如同往常,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块红墙、一角砖地,一棵老树,其他的东西被大门遮住了,无法看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