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节: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1)

卡尔-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尔·威特(Karl Witte)著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孩子最初对世界的探索,积极回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同时,父母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以权威来压抑孩子的天性。

孩子既不能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抑。受到权威的压抑,孩子的辨别能力就会萎缩。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也就谈不上有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不仅如此,它还会形成孩子病态地接受暗示的心理。久而久之,在权威压抑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精神上就会产生种种缺陷。所以说,为了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论在教育中还是在行为指导上,都不能用不准反驳的权威去压制他们。

要知道,父母是人而不是神。父母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当孩子问出一个他们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为了保住面子,随便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甚至以大声呵斥孩子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我从不这样做。

当我儿子提出问题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作答,决不欺骗儿子。在教育上,我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幼儿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这个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因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我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在给儿子解答问题时,我尽量做到我的说明易懂,而且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与思维能力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因为父母如果随便给一个过于深奥的答案,孩子不能理解,结果仍然解不开心中的疑团,他们就会一直不停地追问下去,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被问烦的。

我从不认为由于我比儿子懂得多,就有资格在他面前充当权威。当儿子问到我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我会向他承认。比如,有一次儿子问到我天文学方面的问题,我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把那个问题弄懂。并且我还向儿子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问,爸爸至今也没弄懂这个问题呢。所以你以后要多多提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在这样的鼓励下,儿子的问题果然源源不绝。

等到儿子再大一点,懂得的知识更多一点,他再提出问题时,我就不再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他先思考一下,尽力自己去找出答案来。如果儿子给出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也并不一口否定,而是帮他分析,找出错误。有时候我会说:"其实你的答案也有道理,也许是爸爸错了,我们去看看书上怎么说吧。"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都坚持将自己放在与儿子平等的地位上,从而也给儿子灌输了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罗森布鲁姆教授的数学教导方法

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没有比数学更难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因为其他学科,比如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都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实地接触,在游戏玩乐中就学到许多东西,孩子的兴趣自然高涨。唯有数学,它是一门纯抽象的学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好动爱玩的孩子会觉得太枯燥。

我儿子刚开始也不喜欢数学。尽管我早已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儿子数数和数字,并用作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他钱的数法,然而,当我要教他乘法口诀时,却碰到了麻烦:儿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由此可见,即使是已到5岁左右的孩子,也是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后来我把口诀编成了歌词供他唱,他还是不喜欢。

这时我真是有些担心了。当时儿子才5岁,已经能用3个国家的语言说话,还懂得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在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也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可是,他在数学方面却很弱,连乘法口诀都不会。他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我培养孩子的理想。我的理想是使儿子均衡发展,在成材的同时真正感到幸福。片面发展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