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注你的擅长,成就职业梦想

像李开复一样不可替代 作者:童媛媛


 

我相信,很难找到比我更适合这个工作的了,这个职业是我喜欢的教师、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3 个角色的精华凝聚而成。

——李开复

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你完全可以骑出一条直线,可如果是在一根铁轨上呢?恐怕骑不了几米就会跌下来,为什么?选择面不一样。当面临许多选择时,生活中的我们总觉得自己能做许多事情;当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时,又表现得不知所措。

东山再起的风云人物史玉柱说:“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个行业,而且要做这个行业中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领域。”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把自己逼上一根轨道的人,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执著一心地往前走;不成功的人则往往是因为可选择面太多而分散了精力,最终一事无成。俗话说,百事通,不如一事精。用心去做你擅长的事,成功只属于执著追求的人。

不可替代

李开复曾对自己做过一个分析,认为自己更适合于从事创新型的工作,在一个公司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时候,自己是最愉快的。他多年来对中国大学生和创业者的指引,都是在从无到有地开创一项新的事业,而创新工场则是将这些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项目,也是最适合李开复的工作。

“工作的环境是次要的,关键是能否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李开复这样应对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

从众多成功者的经历来看,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做自己感兴趣和最擅长的事情。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激情与动力;如果不擅长,就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刘翔是跨栏冠军,王励勤是乒乓球冠军,乔丹是“飞人”,巴菲特是“股神”,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正在于他们都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李彦宏在谈起自己的成功秘诀时曾说:“第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做的事情不喜欢,碰到困难,很有可能就会退缩;第二,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事实上,李彦宏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20 年来,从未离开过自己喜欢的行业半步。

他们本来都是普通人,但因为在某一点上超过别人,因而获得了成功。职业规划的目的,不是要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要你成为最好的自己。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做自己喜欢和最擅长的工作。

李开复选择创业的时候47 岁,在快到“知天命”之年时,不服天命,选择去和年轻人一起开创全新的事业,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去成就另一番职业梦想。但值得注意的是,他选择的项目全是他所熟悉的行业,创新工场的投资范围将会集中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三大领域,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圈定项目后,或将以亲自担任一段时间CEO的方式协助创业团队实现这些年轻人的梦想。

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既能展现李开复最擅长的管理执行能力,又能避免年轻人创业初期管理经验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又精打细算。应该说,在执行层面,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已难找到什么软肋。

李开复说:“我学到的一个很大教训是,当一个公司开始不能专注主业,太贪心地扩张很多业务的时候,反而把他宝贵的东西稀释了,也就是经理人的注意力。也许CEO 都很能干,但他每天要把60%、70%的精力都花费在理解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新业务上的时候,反而只会把他的主业给荒废了。” 

飞利浦照明集团高级副总裁、东亚区总经理韩比德在阐述自己择业观的时候说,他选择工程师这个职业,最初就是因为对设计感兴趣,喜欢动手。而著名诗人歌德,因一度没能了解自己的特长,白白浪费了10 多年的时间,为此,他懊恼不已。但他还算幸运,至少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使得文学史上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而那些找不到自己路的人,只能蹉跎了岁月、

不可替代

黯淡了时光。

网易丁磊在某次论坛的发言中曾讲到:“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形势,虽然我们是一个很灵敏的企业,我们有很多的现金,但我们永远把企业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不随便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我们也不会为了多赚钱做一些投机取巧或者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公司有一个技巧就是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专注在一个领域。” 

所以,尽量找一个你喜欢又擅长的职业,这样,可以缩短你与成功的距离。

在确立目标时,要考虑到自己的特长。聪明的人,总会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做我们不擅长的事情,就算再努力,最多也就是不会被别人落下太远;而做擅长的事,我们就有可能成为那个领域的精英。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发自内心的喜好是推动事业进步的最大动力,它能帮你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如果你喜欢的事情有很多,要挑选自己最擅长做的事,这样就能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取得不俗的成就。

不可替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