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
——李开复
有一种情绪状态叫激情。这种情绪状态,催人奋进。古往今来的一切成功者所获得的成就,无不与他们的激情投入有着紧密的关系,因而可以说,激情与人生成功有着不解之缘。
每个人都有激情与冷漠两面,当一个人充满激情时,就是一座山压在你的肩上,你同样会微笑着去撑住它;但当一个人因疲惫和事情的冗杂而变得消沉时,即使面对的是缤纷的烟火也会觉得只是与白炽灯的光相差不多罢了。因此,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的激情和坚强的意志。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世界上的伟大事物都是靠激情来成就的。”激情存在于一切伟大的探索之中,它是一切创造活动和工作的动力。李开复在说明自己创立创新工场的时候说道:“我开始了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旅程,这让我很振奋。我说过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创业就是这样的一类工作。
它可以激发你无限的潜能,是完全主动的,因为它使你产生一种想要掌控全局的欲望与激情。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创新,职业的创新、生命的创新,我相信创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这样的创新,不管他选择的创业领域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创业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激情。”
易凯资本CEO 王冉接受网易记者采访时认为,李开复已经功成名就了,却还毅然出来创业,他的激情让人佩服。
激情是人的核心。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激情,也许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身心愉快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不只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更希望通过工作或事业的发展来达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如今人们用一个网络热词——“橡皮人”来形容那些没有激情的人。“橡皮人”这个词最早是在20 多年前由王朔创造,近年以来再次成为网络流行语。《新周刊》做过一个关于“橡皮人”的专题策划,对“橡皮人”的定义是: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调查显示,“工作10 年以上”是最容易“橡皮”的。有42.4% 接受调查的人在这个阶段进入了“橡皮人”状态。人力资源资深人士刘华指出:这个时候,除了自我检讨和反省以及积极调整心态,去学习、培训或者给自己放个长假,都是改变“橡皮”状态的有效途径。而为自己找到一件有兴趣的事,不失为一个轻便的解决之道。
在电影《海角七号》中,有一群生活陷入各种“橡皮”状态的人,有的事业陷入困顿,有的婚姻陷入窘境,有的看不到未来,他们因为组建一支乐队,而让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各自的生活也柳暗花明。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生当中,有1/3 的时间都在工作,工作,就意味着与人打交道。殊不知,你从小受到的各种教育,也许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职场,不是培养作家、艺术家的地方,不能让你随心所欲,张扬个性。职场是做人的地方,一切都是现实的,需要你面对和适应。职场是随机应变的艺术,而非一成不变的教条。不要因为遭遇了挫折,就怨天尤人,调动你情商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激情”,积极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职场中创造你的成就和价值。
激情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奋进的动力, 它可以使我们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碍,也可以使我们克服因为忙碌、疲倦、重复和没有新鲜感而产生的压力与倦怠。充满激情的人,生活一定了无遗憾, 跟着自己的心走, 收获一定大于付出。
通用电气全球首席CEO 韦尔奇说:“对我来说,极大的热情能够一美遮百丑。如果说哪一种品质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有激情。对成功者来说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到不可能干好的事。多年来,我一直在我们选择的领导者中发掘其工作激情,激情不是浮夸张扬,而是某种内心世界的东西。”
如果觉得自己激情不再,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激情,正视工作倦怠心理。在形成任何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之前,首先,要对职场缺氧有明显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人们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也是一门学问。一些日常的松弛方法,如游泳、做操、散步、洗热水澡、听音乐等也十分有效。此外,还可以做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激情并不是一味地任由梦想主宰自己。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拥抱激情, 然后利用智慧和理性滋润、壮大这份激情,并将其融入生活之中。激情加上理性的引导力量,就可以把你推向高峰,推向你所寻求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