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录

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 作者:高敏


第一章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学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因此孔子施教不是千篇一律,更不是让学生“齐步走”,而是因人而异,灵活多变。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当下每一位教师学习。

1人各有别,教人应当各因其材

2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因材施教

3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4针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教学

5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6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忽视

7扬长长善,引导学生发挥特长

8解偏救弊,纠正学生的偏短

9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第二章大教教心:重视以德为本的德育教育

大医医心,大教教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德育思想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孔子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探索和发掘孔子的德育原则和方法,对于加强现代德育工作极有现实意义。

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2先培养人格,后传授知识

3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担当大任

4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5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前提

6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点

7修身养性最重要的是“慎独”

8认识中庸这种最高的道德标准

9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修身态度

第三章全面提高: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全面发展”这个词虽然是在近些年才出现的,但其精神实质却在孔子时代就已有之,只是没有提炼总结为这个词而已。孔子的教育思想所表现的诸多特点,与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观不谋而合。这一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熠熠的光辉。

1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注意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

3六书: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

4“六艺”与德、智、体、美

5以礼为核心的行为教育

6以乐为核心的审美教育

7以射、御为核心的体育

8以书、数为核心的智育

第四章授之以渔: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其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像孔子那样,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下工夫,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1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2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3多听多见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4好问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5提倡在学中思、在思中学

6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启发学生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8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五章动力激发:发掘学生爱学乐学的内驱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质量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教师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如何发掘学生爱学乐学的内驱力,其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要使学生愿意学和乐意学

2支持和引导学生的个人兴趣

3用精彩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4通过立志激发学习动机

5经常让学生畅谈理想

6要有一个永不飘移的目标

7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8赞美是激励学生的绝佳方法

9不可一味否定物质奖励

10把批评作为激励的必要手段

11适时惩罚也是一种激励

第六章精神培养: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学习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主动。所以,也就有了每个学生成绩高低的不同和学业成败的差异。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授学习精神,使学生们抱持着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正因如此才带出了那么多高徒。

1树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2勤奋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3对学习要有股“蚂蟥精神”

4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5消除学生不懂装懂的习惯

6引导学生抓紧时间学习

7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8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第七章民主教学:营造出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被垄断、师道尊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构想并实践着,竭力营造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方面,孔子积极地创设了民主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德行和学识的和谐发展,其民主师生观为后世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树立了典范。

1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

2对待学生不能亲亲疏疏

3平等地与学生讨论和交流

4教学相长,和学生共同提高

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6给学生以宝贵的信任

7对学生要做到怒而不弃

8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第八章修己安人:提高自身修养的为师之道

“修己安人”是儒家思想的主线。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修养好了,才可以去安抚别人、领导别人。卓有成效的教育,必须靠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和驾驭被教育者。只有具备了让大家都称道的人格,成了众人的榜样,你才能赢得尊敬,让人信服,从而教化他人。

1“育人”先要“修己”

2教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

3成为言而有信的君子

4传道授业要做到毫无隐瞒

5培养敬业乐业的精神

6拥有虚心谦逊的品格

7别怕对学生说“不知道”

8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9严格要求自己,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