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子·做人要装,治国要不折腾(1)

子这样曰过 作者:闲茶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饮酒》(五)

在孔老师四处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曾经遇到过一些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各国的破落贵族,为了逃避政治迫害和战乱危险,隐居在山里。他们嘲笑孔老师,说他这样到处乱跑就是白费工夫,徒劳无功,明明知道一点用处没有,还死不悔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这些人,就是隐者,也是道家最早的思想传播者,其中代表人物,叫杨朱。杨朱最主要的观点只有两个字:为我。

注意,这个为我,可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是刚好反过来:我不为人人,人人不为我。

换句话说,就是重视自己的生命,极端重视。

孟老师曾经说杨朱:只要杨朱肯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全世界都能得到好处,这样的事情,杨朱都不干(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我爱生命,生命爱我,对我来说林志玲算什么!

韩非也说过杨朱:只要杨朱他肯拔身上的一根毛,他就能得到全世界最大的好处,这样的好事,杨朱都不干(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

我爱生命,生命爱我,对我来说侯佩岑算什么!

杨朱的为我,实际上包含着一个含义,就是无为,毛都不拔一根当然是无为了。

可是,纯粹的无为,也太过极端了,毕竟就算你一个人躲进深山,也总得吃饭穿衣和人说说话吧,万一有一天一只老虎跑出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还为什么我,保什么命?

而且极端为我的思想,往往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无限制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哪怕喝到胃下垂、吃到肥得挪不动步也不在乎;为了满足身体欲望,哪怕浑身都染上病也无所顾忌。这个极端在后来的魏晋时代被得以证明。

要是道家真这么个搞法,别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估计当时就玩完了,正当道家的地位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之时,道家的救星——老子出现了。

老子并不是一个人。

注意,不是说老子不是一个“人”,而是说他不是“一”个人。老子到底是谁,自古以来都是笔糊涂账,连司马迁都没搞清楚,只是含含糊糊地说大概老子由两三个人组成,老聃、李耳,还有谁谁谁。老子的出生年代,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比孔子早,有的说比孔子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出生在春秋时代。

我们这也不讨论老子到底是个人,还是谁谁谁的马甲,我们只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即可。

老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自然世界,说直白一点就是个动物世界,动物世界里所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包括:强者为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等等。

在这样一个动物世界里,谈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只羊跟一只饥饿的狼哪怕说上一万次“我爱你”,也逃脱不了被当做点心的结果;老百姓即使再怎么表现得顺从,也摆脱不了被奴役被剥削的命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那这么说的话,老百姓岂不是只能坐着等死?

当然也不是了,还是有方法可以保命的,这个方法嘛,还是“无为”。

不过这个无为和杨朱所说的不太一样。老子的无为,是要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也就是凡事都要顺应自然。如果不知道这些自然规律,胡来乱的话,就一定没有好结果(不知常,妄作,凶)。

一只羊看到一只饥饿的狼不想着赶快逃跑,还走过去跟它讲仁义道德,狼都快饿死了,看见羊还不赶快冲过去扑倒,非要先和羊开个玩笑调节气氛,这就叫做不遵循自然规律,这么做的结果自然是个餐具,毕竟这不是在表演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在这些自然规律中,最重要的一条叫做“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世界上任何东西,如果走向了极端,就会反过来。

一个人要想保命,就必须遵循“物极必反”原则。

这个原则我们今天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也太重要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

比如我们知道我们要活着就必须要吃饭,可是吃多了会撑死。

比如我们知道经常锻炼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可是如果天天跑几万米,没多久膝盖就会废掉。

这个因尊重自然规律而无为的观点,就是道家理论的第一个版本:道1.0,在道1.0里面,老子提出了如何做人和如何治理国家的主张。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做人。

老子的做人主张可以用一个字归纳,这就是“装”。

为什么要装呢?各位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

做人的两个极端分别是前进和后退都到了尽头,按照老子物极必反的原则,过了这个尽头人就会被毁灭。

前进的标志是有为,骄傲,刚强和不满;后退的标志是:无为,谦虚,柔弱和知足。

我们的目的是保命,因此这些标志距离极端越远,就意味着人越安全。

我们不妨来举办一场“保命杯”前后标志PK赛,看看谁是获胜者,比赛规则自然是基于物极必反的原则,距离极端更远者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