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外马”又说话了

冯德全28年早教理念与方法:让孩子快乐成才 作者:冯德全


汪庆红

在我们湖北仙桃,不是本地人,一律被称之为“外马”。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惠子的情景,三岁多的样子,梳着一个日本娃娃头,穿着一套格子裙,牵着妈妈的衣角怯生生的往妈妈身后躲,小姑娘很胆小,我向她招手,她就往妈妈的怀里钻。孩子从小在武汉长大,因为要上幼儿园了,妈妈把她从奶奶身边接回仙桃。刚回来时小姑娘开口说话一口纯粹的汉腔“搞么事撒?”周围的叔叔阿姨们觉得可爱和好玩,天天逗她说话,她说一句,大家就模仿一句,有的爱搞笑的甚至故意模仿走调,逗得周围的人“哄”的大笑一堂,叫她“小外马”,小惠子知道大家在捉弄自己,就再也不说话了,变得胆小而不合群。惠子的妈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怜爱地想把惠子搂进怀里,她微微一闪躲开了。

她已经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说话口音不一样,怎样让她开口呢?我采用了一种忽略法,我没有刻意地去逗她说话。有一次做“魔术师”的游戏,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惠子也不例外。游戏规则规定:谁捡到魔术棒谁就是“魔术师”,“魔术师”用魔法棒指到谁,嘴里念一句“停”,谁就得停了。游戏当中我故意走到惠子面前把代表魔力的魔法棒掉到她面前,只见她眼睛一亮,小跑过来捡到魔法棒,用力一喝“停!”旁边的小朋友一动也不敢动地立在那里。惠子一口气说了二十多个“停”,没有一个孩子敢笑她,而且全都乖乖的听令。我蹲下身子,轻轻地说:惠子,你说的真响亮,老师都差一点让你给“停”住了,惠子兴奋地笑了。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惠子愿意和我交往了。幼儿园有一个读书角,鼓励孩子们带来各种图书进行交流,换着看,惠子的爸妈给她买了许多书,惠子每次带来的书都能让小朋友们争着交换。随着识字量的增大,我领着孩子们进行阅读,惠子因为见多识广,成了班上的“小小故事大王”,她先看着书讲,后来自己不用看书就能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最后竟像模像样地表演起来,此时的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而一口武汉话也变成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不经意的嘲讽对孩子可能是一生的伤害,而不露痕迹的关爱让孩子融入了集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