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中的莲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作为教育者,爱里面要有很高的文化的、智慧的含量,否则,他的爱甚至连“愉悦孩子”这样最最简单的目的都不能达到。

人类天生需要文化与智慧。人类对文化、智慧的需求就像对黄金的需求一样。人这种动物为什么偏偏喜欢这样的金属呢?黄金在金属家族里并不是最好的,为什么整个人类都要用它作为价值标准?我想肯定是有原因的。有时候我想,可能真的存在上帝,他在造人的时候将“爱好黄金”这样的信息输进人的遗传密码中了,同时也把“爱好文化”“爱好智慧”“精神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这样的信息输入进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教育不能给孩子提供这样的东西,孩子的心灵就不能得到愉悦。

有一次,我让一个刚刚经过培训的老师试讲,那是一节给7岁孩子上的课。她让全班的孩子集体创作故事,只提供了故事的名字《莫格太太的猫》和开头的几个因素,然后一人一句往下编。

一个孩子说:猫在炉边烤火,烤暖和了就地撒了一泡尿。

孩子们觉得很好玩,都大笑起来。

又有一个孩子说:猫撒完尿感到有点冷,回来重新烤火,烤着烤着又撒了一泡屎。

全班还是大笑。

接下来,猫又烤火,烤暖和了又要撒尿,撒完尿了又要拉屎等等,重复来重复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了,整个班级的状态越来越差,有的开始乱吵,有的开始胡闹,屁股啦,尿啦屎啦,嘴里全是这样的词儿,乱成了一锅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以往出现这种情况,成人第一反应会认为这些孩子很糟糕,没有教养。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成人没有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立刻去帮助他们,孩子们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自己创造发明;是因为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7年里,家庭以及社会还没有为他们熏陶出一个在成人看来比较高的审美状态。他们随意拿出的肯定是他们生活中觉得好玩的部分,那自然是吃喝拉撒睡了。

如果是一位有智慧的老师,就不会让孩子发展成这样的胡闹。因为这样闹的结果使孩子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很低下。有时他们为了验证别人会如何评价他们自己认为的低下行为,就会加倍地胡闹,以获得成人的肯定的评价。如果成人是天使,就会用智慧引领孩子走出这种境地,让孩子重新笼罩在美好的氛围之中,并为自己创造的美好而自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