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面楚歌的中国学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我们在招聘老师时,遇到学了4年幼教知识的毕业生,当问及他们为什么选择做幼儿园老师时,他们会说因为他们喜欢孩子;当我们问他们打算怎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时,他们会说他们喜欢音乐和舞蹈,可以带孩子们唱歌、跳舞;当我们又问如果孩子正在那里玩沙子,你怎样用你的唱歌跳舞来教育她,这些学生就只能在那儿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有的学生能画画,能弹琴,能跳舞,也学了马列,学了教育学,但到幼儿园里不知道该干什么。当孩子走到他的面前,举起手中刚折好的纸船说“看,我折的纸船”,这个学幼教的老师眼睛竟旁顾左右,不知如何回答孩子。

如果说这些幼教毕业生是由于文凭低才会这样,那么我们接纳的幼教硕士也让我们非常想不通。他们认为他们应该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就是坐在教室里观察其他老师的行为和孩子的行为。当一个孩子伸着手热情地向她扑来,她竟然伸出两只手把孩子挡住,然后将孩子提起来放在旁边,让孩子不要挡住她的视线。这个孩子看来是喜欢她的,孩子再一次向她身上扑去,她又一次把孩子提起来放在旁边,失望的孩子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开始厮打她。我们看到的这个幼教硕士,就像一个昆虫学家一样,把自己当做人,把孩子和老师们当做了虫子去观察和研究,完全不与大家融为一体,感受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帮助,那她怎么能研究呢?

如果说这个硕士文凭还不高,那我们还遇到一个儿童心理学的博士,他也来观察孩子,他决心要用一生去搞儿童研究,并深入到孩子之中。当他遇着了一个举动使他感兴趣的孩子后,他就搬来一个小凳子坐在那个正在投入地做事情的孩子旁边盯着孩子看,使得这个孩子最终由于不住地回头看他而无法继续投入地做事情……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都是这样。这些学生付出了他们最好的年华,付出了他们许多生命的力量;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老师付出了心血来教他们,有多少家庭付出了经济的代价来供养他们学习。但他们毕业之后无法工作,有的不但不能帮忙,反而经常帮倒忙。这种情况让用人单位感觉到比较头痛,这些毕业生也感觉到非常痛苦:由于他们从小缺乏人文素养的熏陶,艰苦的学习使他们缺少幸福感,又很少使用他们的肢体,使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实施大脑中的设想,感受力也麻木了。这就是所谓的畸形发育。他们的心性因为与美好的东西绝缘而变得功利和冷漠,直接的后果是缺乏爱心,人格品位低下。

所以说,现在的学生处境十分尴尬,或者说他们已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由于学生学不到将来职业生涯中必须要用的大部分东西,而他们被要求用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那些只为了考试而不是将来生活中要用的东西,所以他们的生命中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被浪费了。而一旦他们出了事,立即会招来一片惊异、指责甚至谩骂的声音。

实际上,我们的家长也进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不敢不逼着孩子死学知识,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做会带来不良后果,只有硬着头皮随大流了。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教育部门、老师、家长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使孩子和家长都走出这种四面楚歌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