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暂时没这样的需求”,你被拒绝了
当客户对你说:“我暂时没这样的需求”时,就代表你被拒绝了。但是一被拒绝,是否就此善罢甘休了呢?虽然客户说他没有需求,但是你要去探究一下客户是否真的不需要?你要去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然后让客户知道他是错的,其实他需要!
日本著名保险推销员原一平曾遇到过一个坚决抵制保险的客户,那位客户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只要原一平一提“保险”两个字,他就使劲摆手,态度坚决,一意孤行地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保险这东西,并声称原一平绝没有可能成功向他推销寿险。
听到此,原一平暂时沉默了。待到这位司机心情平静后,他邀请司机去他家看一部影片:“我家中有一台很妙的放映机,它可以播放彩色的有声电影,效果非常不错……”这位司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放映机,对此很好奇。再一想,看一下又何妨呢?便答应了这个邀请。
当天,有五、六个人坐在了原一平的小影院厅里,原一平为他们播放了一部介绍人寿保险的片子,整部影片的故事生动而感人。待到放到结尾处时,屏幕上还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寿险到底能为您和您的家人带来些什么呢?
影片结束,屏幕黑了之后,所有人都静悄悄地坐在原地思索。三分钟后,那位固执的司机踱到原一平面前,挠着头不好意思地问原一平:“你之前说的那个保险,我现在还能投保吗?”
最后,原一平没费半点口舌,就使这位“没有保险需求的客户”签下了一份高额的寿险保单。
在很多推销员的脑袋里,都会有一种错误、消极的想法:一旦客户开口拒绝,那么买卖就彻底没有做成的可能性了。这时,他们便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其实,只要找到客户“说不需要”的原因,你便能判断出,对方是真的不需要,还是自以为不需要,或者有其他隐情。
如何巧妙地让一开口就说“NO”的客户,转而改口说“YES”呢?你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不购买的痛”,让客户知道,花钱是一种痛的话,那它只是2分痛,而错过一件商品所造成的痛,却有8分。那么,客户会如何选择呢?
在保险从业生涯中,推销员张大伟曾遇到过一位女企业家,她开有一个很大的家族企业。当大伟向她推销保险时,她是这样回绝他的。
女企业家:哎呀,大伟啊,对你这个人我是很赞赏的,口才过人,又很优秀。但是,我不得不告诉你,经过我们全家的再三商定,我们还是决定暂时不购买保险了。
大伟:您能告诉我个中原因吗?
女企业家:我买任何东西呀,都有一个习惯。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的时候,我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告诉自己答案后,我就能作出购买决定了。
大伟:这真有意思。那么,在买保险这件事上,您是如何自问的呢?
女企业家:那天,我一个人溜达到世纪百货,在一个专柜里看到了一串非常漂亮的钻石项链。我真是很喜欢,自然它的价格也很“漂亮”,30万一套!但,这串名贵的钻石项链,我觊觎很久了,每回去那儿都要看上一眼。正当我冲动地准备付款时,我突然在内心问自己:不买会死吗?答案是:不会。它能被其他东西替代吗?能。最终我没有买。这次买保险也是这样,我暗暗询问了自己。大伟,你看,如果我不买你的保险,我难道会死吗?会活不过明天了吗?
大伟:真是非常感谢您,您的话提醒了我。人不买保险确实不会死,但死的时候却会死得很惨,当然惨的并非是你,而是那些依靠你的人。一旦你死了,你的确什么都不需要了,而他们却什么都需要。曾经有人说过,没有买保险就死的人,他的死就轻如鸿毛,这话难听,却是实话。任何动物死了都还是值钱的,只有人,如果没买保险,死了就分文不值。保险,就是给生命保值,它没有任何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