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前(2)

全程孕产不可不知的1001个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什么季节受孕最佳

结合我国的自然情况,从怀孕过程来分析,一般认为受孕的最佳月份是5~7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孕早期40~60天发生妊娠反应时胃口会不好,爱挑食,而此时正好处在7~9月,蔬菜、瓜果品种繁多,有利于调节饮食,增进食欲,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

2~3个月后正值晚秋,气候凉爽,那时孕妈妈的胃口会好很多,能够摄取充足营养,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此时日照充足,经常晒晒太阳,体内可以产生足量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助于胎儿的骨骼生长。且9月、10月正值夏去秋来,孕妈妈在夜间睡眠受暑热的影响小。在休息以及营养的摄入都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

待多雪的冬天和乍暖还寒的初春携带着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脑等病毒姗姗而来时,宝宝的胎龄已超过了3个月,此时可平安地度过致畸敏感期。相应的预产期为次年的春天。

分娩之时正是春末夏初,气温适宜,妈妈哺乳、宝宝沐浴均不易着凉,蔬菜、鱼、蛋等副食品供应也十分丰富,应是产妇“坐月子”的最佳季节。如果产妇的食欲好,乳汁营养也就丰富,这样在保证母乳质量的同时,宝宝轻装上阵,衣着较少,便于四肢自由活动,有益于宝宝大脑及全身的发育。

宝宝满月后,时令已入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便于进行室外日光浴和空气浴。宝宝半岁前后正值金秋十月,该增加辅食时又已避过夏季小儿肠炎等肠道疾病的流行季节。

到了宝宝学习走路、开始断奶的周岁,则又是来年的春夏之交,气候温和,新鲜食物充足,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春夏之交,宝宝的肠胃易于适应,也可顺利断奶。

当然,夫妻双方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及本人的身体、工作等情况来选择怀孕的时间。

不同季节受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受孕到第3个月,是胎儿的大部分器官形成时期,以后是继续生长和各种器官功能的发育完善,但大脑仍在不断发育中。

一般来说,怀孕前3个月往往是整个妊娠最关键的阶段。而一年中的四季又各有其特点,所以在不同季节受孕及度过孕早期,对胎儿的发育会有不同的影响。

春秋季节的气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人都很适宜,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机会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此时受孕能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大有好处。但是,春秋季节往往是某些传染性疾病易发的季节。如在秋冬或冬春季交替时,温差变化较大,气候干燥,特别是北方的秋天,流感的发病率较高,虽然流感病毒能否直接威胁宝宝尚不清楚,但是流感所引起的发烧,特别是发生在孕早期,会导致自然流产、死胎、畸形儿的发生率增加。

所以,在春秋季节怀孕时要注意预防感冒,少去人群密集的商场、影剧院,并注意与感冒患者隔离,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夏季,食物丰富,对摄取营养有利,但是由于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们常常大量食用冷饮、瓜果蔬菜,即使是鸡鸭鱼肉也愿意吃凉的。如果这些食物未洗干净或已变质,常会使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轻者腹泻、呕吐,重者会出现高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而所有这些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夏季怀孕时,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瓜果蔬菜要洗净,不要食用已变质的食物。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会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在有暖气或炉子的屋里度过。如果门窗紧闭,不及时换气,会使室内空气污浊,这不仅会使孕妈妈本人感到全身不适,而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孕妈妈在冬季既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还要在下午天气暖和时到户外做一些适宜的活动,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这样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最佳受孕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个月有30天或29天(农历),一天有24小时,什么时候同房受孕好呢?我国古代医学家在这方面论述颇多,一般以为,受孕要避开月圆(农历的14~16日)、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月食、地动、雷电之时,因为这些自然现象会对人体内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受孕时间以前半夜较好,且最好在男女双方心情愉快,达到性高潮时受孕为好。

现代科学工作者对人体一天中的生理功能又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

凌晨时,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低谷。

5时,人体功能开始恢复。

7~9时,精神活性提高,痛感降低,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10时,精力充沛,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1时,心脏仍在高潮期,其他各种器官也处于高潮期,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12时,全身各器官仍处在较好的工作状态。

13~14时,是人体白天里的功能低潮。

15~19时,人体功能慢慢进入高潮期。

20时,机体反应异常迅速。

21时,神经活动正常,大脑记忆细胞最兴奋。

22时,血液中白细胞达到一日中的密度最大值,每立方毫米由0.5万~0.8万增加到每立方毫米1.2万,体温下降。

由此可见,每天21~22时,人体处于最佳状态,夫妻在这个时间同房受孕较好。

此外,在这段时间里同房,事后夫妻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女方睡眠时选身体平卧,有利于精子沿子宫内壁向输卵管里游动,对精子顺利到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结合更为有利。

高龄还能妊娠吗

我国提倡晚婚、晚育,但绝非“越晚越好”。一般不主张女性35岁后生育,原因是35岁后的女性怀孕概率降低,且易发生流产。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卵细胞逐渐老化;还因长期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卵子在分裂时往往出现染色体分裂异常,因而可能生下畸形儿,特别是先天愚型儿的概率增大。所以,女性生育年龄最好在35岁以前,在30岁左右最好。

高龄生育有哪些弊端

由于事业、经济等多种原因,有些女性考虑35岁,甚至40岁以后再生育,这种生育观念不正确,因为有以下弊端。

1.怀孕失败率显著增高

根据丹麦进行的一项研究,女性超过35岁怀孕,会使怀孕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这项研究发现,女性到了35岁时,由于流产、死产或子宫外孕等原因,怀孕失败概率达20%;到了42岁时,失败概率高达50%以上。在22~24岁,流产的概率是8.9%,到45岁,此概率就增加到74.7%了。

2.宫外孕概率增大

宫外孕,就是受精卵在子宫和卵巢之间的输卵管内长大,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也会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概率会从21岁时的1.4%增加到44岁时的6.9%。

3.易出现妊娠异常

由于高龄产妇的产道弹性降低,容易发生延长产程和需手术助娩等情况,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健康。

30岁以上的孕妈妈出现妊娠异常情况的风险开始增加,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无论在孕期还是分娩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概率都明显高于年轻孕产妇。分娩时由于高龄孕妈妈的骨盆和韧带松弛性下降,软产道组织的弹性差,易发生难产,剖宫产率及产妇死亡率也均高于年轻产妇。

4.畸形儿概率增大

因为女性的原始生殖细胞是在胎儿期形成的,如果怀孕时间过晚,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老化,导致畸胎率增高,出现胎儿畸形及智力低下。35岁以上的初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科手术者比正常年龄的育龄女性高2~10倍。44岁以上初产妇流产率增加33%,葡萄胎增加20倍,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增加9倍。

如何提高高龄女性生育能力

不吸烟、不喝酒或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有规律地进行一些减轻压力的活动,如沉思冥想、做瑜珈或打太极拳。每天坚持锻炼,如散步、游泳或定期去健康俱乐部锻炼。

饮食合理,注意补充体内叶酸的含量。医学证明,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腔发育不正常(如脊柱叉裂)。此外,还要适当注意摄取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等。

子宫后位能怀孕吗

正常情况下,子宫的位置是向前略微倾斜的,子宫颈侧向后、向下,使子宫呈前屈状,易于受孕。

当子宫是后位时,子宫颈会呈向前、向上状态,子宫颈开口不易浸泡在精液里,这样可能会使受孕概率明显降低。

如是子宫后位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协助受孕:

(1)性生活时将女方臀部抬高。这样可使精液浸泡子宫颈,有利于受孕。

(2)背后跪式性生活、性生活后俯卧。这样可使精液更好地浸住上翘子宫颈,便于受孕。

(3)子宫托纠正法。用手将子宫复位成子宫前位,然后短期内放置一个子宫托,这样可暂时进行纠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