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节:永恒的关爱-采访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女儿陈姗姗(1)

往事亲历:开国将帅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永恒的关爱

——采访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女儿陈姗姗

采访时间 2001年5月

采访地点 北京台基厂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

采访对象 陈昊苏(时年59岁) 陈毅长子

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陈姗姗(时年51岁) 陈毅女儿

任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

采访记者 赵 曦 张小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出自性格刚毅、乐观豪爽的陈毅元帅之手。写这首诗时,陈毅已经步入晚年,然而他的豁达、大度和挥洒自如的诗人气质长久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陈毅40岁才与夫人张茜有了自己的孩子。大儿子陈昊苏,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二儿子陈丹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三儿子陈小鲁,国际标准公司董事长;小女儿陈珊珊,任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陈毅去世已经30余年,但是在儿女们的心中,那记忆长河中父亲永恒的关爱依然挥之不去。

用诗交流的父子

“嘻嘻哈哈笑呵呵,快快活活扭秧歌。妈妈身体很健康,爸爸前方打胜仗。打垮了反动派,一家大小团圆过,你说快活不快活?”

酷爱诗词创作的陈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看到了儿子稚嫩的第一首诗作,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很多人看了以后开玩笑说,陈军长以后又有任务了,就是给孩子写信。

记者:我们知道,陈老总在投身革命以前,年轻时代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文学家和诗人,正由于他对文学诗词的爱好,给中国革命历史篇章中留下了许多激情澎湃的诗篇,同时,你们的名字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陈昊苏:我叫昊苏,苏带有地名的含义,因为我生在江苏,昊是浩浩大大的意思,也有夏天的意思。我的弟弟陈小鲁的名字,父亲引了一句话,叫做“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因为我弟弟正好也是出生在山东。我还有一个弟弟叫丹淮,这个淮是因为他出生于淮南,丹淮很显然有红颜色的意思,所以父亲起名字都是有一定含义的。

这几个颇具特色的名字,不但记下了孩子们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生涯,也反映了父亲在他们身上寄予的对革命、对未来、对后代的希望。在战争年代,这些孩子们与父亲聚少离多,只能用书信传递彼此的思念和牵挂。

记者:我们知道,陈老总一生征战南北,直到快解放的时候,陈老总还在前线打仗,你们一家人从大连经过海路辗转到了济南,而且后来你还在济南上了小学,那是哪一年?当时路上顺利吗?父亲那时候在什么地方?

陈昊苏:那是1949年,正处在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我5岁,因为大连是由苏联红军占领的,我们就撤退到大连。开始上学了,我们就给父亲写信。当时我母亲跟我们在一起,到1949年的3月左右,东北已经全境解放,山东也基本上解放了,交通都非常方便。父亲就派人接我们从大连渡海南下,经过渤海海峡,到胶东,然后就到了济南,让我们在济南某个小学里读书。实际上我父亲那个时候正在打淮海战役,就要渡江了,已经到了合肥,在巢湖那一带。

记者:陈老总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听说您还给他写过一封信,并且这是您写给父亲的第一封信,当时您好像只有5岁,怎么想起写信来呢?

陈昊苏:因为有人要去,我就写了一封信,上面说,我们在济南上学了,爸爸你快把上海打下来,我们就可以团圆了。

记者:现在想起来,这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不是仍然记忆犹新,好像里面有您的第一篇诗作?

陈昊苏:信是用小诗的形式写的,具体的内容我记不全了,大概是:“嘻嘻哈哈笑呵呵,快快活活扭秧歌。妈妈身体很健康,爸爸前线打胜仗。打垮了反动派,一家大小团圆过,你说快活不快活?”这么一首诗。

记者:这么押韵的一首诗是您当时自己写的吗?

陈昊苏:这不是我自己的作品,是我记录的一首儿歌。当时是大人教我们这么唱的,我们那时候还写不出这样的歌词来。这首儿歌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后代对于革命胜利的那种期盼和欢乐的心情。我想多多少少也代表了大人们的一种心愿,因为他们要干革命,解放人民,不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生活在幸福之中吗?希望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安宁,享受幸福,享受到自己应该享受到的权利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