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节:永恒的关爱-采访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女儿陈姗姗(2)

往事亲历:开国将帅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记者:您给父亲写了这封信后,有没有收到父亲的回信呢?

陈昊苏:他后来回过信,意思是说我的信他收到了,看了特别高兴,把我的信贴到了他的书桌旁边。因此所有到他办公室的人都看到了那封信,并且很多人看了以后就开玩笑,说陈军长以后又有任务了,就是给孩子写信。

记者:在那个战争年代,陈老总收到自己孩子的家书,应该非常高兴,他后来有没有跟你们讲过他当时的感受?

陈昊苏:父亲没有跟我们讲过,我想父亲在那个戎马倥偬的时代能看到孩子写的这样的信,肯定非常高兴。我母亲希望我们自己会写信,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总是小孩子自己写的,希望能让父亲看一下,虽然第一封信写得非常简单。

建国以后,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随着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陈毅负责的外交工作也日渐繁忙起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看着孩子一个个远离家庭,独立生活,陈毅用诗词表达了一个父亲对踏上人生之路的孩子们的千般叮咛,万般嘱托。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二首)

一九六一年七月

一九六一年七月,小丹远行就学,余适因公南行,匆匆言别,不及细谈。写诗送行,情见于辞,不尽依依。望牢牢紧记。并告诸儿女。

(一)

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

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

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汝要学马列,政治多用功。

汝要学技术,专业应精通。

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

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

身体要健壮,品德重谦恭。

工作与学习,善始而善终。

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

(二)

深夜拂纸笔,灯下细沉吟。

再写几行诗,略表父子情。

儿去靠学校,照顾胜家庭。

儿去靠组织,培养汝成人。

样样均放心,为何再叮咛?

只为儿年幼,事理尚不明。

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

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

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记者:建国以后,陈老总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虽然父亲很关心你们几个,但是你们父子间的交流要比一般的父子少?

陈昊苏:在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父亲确实是相当地忙,一天到晚见不到他的人影。因为他每次要到很晚才回家,我们都休息了。第二天一早,我们上学去了,他说不定还没起床,上班时间比较晚。那个时候毛主席有个习惯,半夜三更都要召开会议,所以领导人半夜三更都得到他那儿去。一开会就可能到深夜,所以我们都知道在早晨一定不能喧哗。后来到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住在学校里了,所以我们跟父亲接触的时间很短,大概就只有吃饭的时候,大家可以聊聊天。他有的时候偶尔问问我们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也都三言两语,不可能拿出很长的时间说这个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