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节:公心直言-采访黄克诚的女儿黄梅(6)

往事亲历:开国将帅的亲情家事 作者:郭战平


记者:那时探望父亲容易吗?

黄梅:不容易。我母亲想出很多办法打听他的下落,他当时被关起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哪。我母亲就到处给领导写信,找各种理由想去探望他。第一次见面时是因为父亲生病,所以联系上了,知道他被关在什么地方,就开始不断地想办法,那时候的接触大多是探监性质的。

记者:他那时候是怎样一种情况,您还记得当时见到父亲时的心情吗?

黄梅:我们刚进去的时候好像看到的是一个空桌子,然后猛地一转身看见了他,当时精神好像不是太好,第一印象就是苍老了许多,比以前憔悴了许多。我们大家称呼他从来都是有个“老”字,我们叫他“老爸爸”,反正他挺老的。但那时候看来他真的挺老的了。当时衣服穿得很破,里头还有个旧军衣、毛衣。那次我们能见他,也是因为他又病了一场,所以他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我心里有一点百感交集的感觉,因为他的样子显得比较狼狈。当时脑子里有过一个想法,就好像电影里国民党的俘虏军官什么的。看到这个样子很心酸,他们为了新中国九死一生打了一辈子仗了,怎么也不应该到这样一个地步,心里是比较难过的。

记者:父亲当时跟你们说什么了,他有没有因为这样艰难的状况,还有受到这样不公的待遇而愤愤不平?

黄梅:我们问他个人情况的时候,他总是非常快地把我们的话题打住,他说很好。我说衣服怎么洗,他说我自己洗;我说你行吗,他说行,我都弄得来。他很快就把这些话打住,然后他就会问我们,比如现在你们都在哪里做事,你们那儿生活怎么样,县里怎么样。我父亲后来好像特别不愿跟我聊天了,因为我对他要问的这些问题掌握得都比较差,比方我插队,他就会问,你这个县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人,现在有多少粮食,人均产多少,像这种数字我往往都说不上来。

本来看到他我有点伤感,觉得他有悲剧的一面,但是后来,当我看到他眼神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是我理解的意义上的悲剧。如果是个悲剧,也是个伟大的悲剧。如果他倒下了,如果这一辈子他再等不到复出那一天,他就在这地方死去,他的精神力量也仍然还在。他就是这样的人,我那时候就忽然觉得有一种感触,对他的精神力量的感触。我就觉得他们这种人绝对不是我们这种人能够给予廉价同情的人,他不需要这些东西。

记者:就是说他虽然在监狱里,但是一直还是保持着很好的精神面貌?

黄梅:对,他在监狱里还有一首诗叫做《斗室旋转乐洋洋》,所谓斗室旋转就是说他在那个小屋子里每天散步,散多少步他是数的。其实乐洋洋,我想绝对谈不上,只是他的打油诗。他的气管不好,他就自己做按摩,他说还是很有效的。

记者:听说当时他曾被拉去给彭德怀当陪斗?

黄梅:对,他跟彭德怀一起挨过斗,他有一次在放风的时候见到彭德怀,看见彭德怀在冬天还穿着单鞋,说老总啊,怎么还穿单鞋,彭德怀当时摆了摆手,没有跟他说话。当时他们好像没有说话的权利。反正我觉得他们彼此之间还是有个惦记。

父女间难解的隔阂

喜爱孩子的黄克诚却不善于和孩子相处,年少的女儿也不能理解父亲的内心,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父女两代人在误会中错过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