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6)

中华风俗历:活在岁时记里的传统中国 作者:陈果夫


各一日,谓之放夜。”辛劳一年,此时略使放任,方可体味人生之乐。正如《都门杂咏·上元》所咏:“金吾不禁往来频,春霭良宵气象新,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

[猜灯谜]

旧时元宵节,文人除游文庙、走泮桥之外,时常择地结社,巧作隐语,把花灯一面贴墙,三面贴题,任人商揣,称作“射文虎”,又名“揣灯”、“打独脚虎”,或叫“打灯谜”。谜头都是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之类,又或者谚语什物、羽邻虫介、花草蔬药等。题目随意而出,猜中的,则以水果、食物、文具相赠。宋朝以来开始盛行,王安石搜集字谜数量很多,为灯谜之祖。明朝值灯市之时,多喜欢用诗词作为谜面,把写有谜题的花灯挂在寺观墙壁上,名叫“商灯”。永乐初年,钱塘的杨景言就因为善猜灯谜而著名。灯谜相传有二十四格,分别为解铃、系铃、移铃、卷帘、双钩、回文、徐妃、虾须、燕尾、落帽、脱靴、断桥、踢斗、落雁、梨花、皓首、素屐、断锦、睡鸭、掉尾、鸳鸯、玉带、加冠、纳履。

[跳鬼]

戴各种鬼脸,屈脚振臂而跳,谓之“跳鬼”,由上古时的“傩”演化而来。

[烟火]

火药杂戏,始于隋炀帝,孟浩然把它称为“火树”。朱熹在弹劾唐仲友的状子上说:“有婺州人周四会放烟火,仲友召唤来此,以呈艺为由,每次支破公库酒钱约数百贯。”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专门以施放烟火为生的人。《西湖志·志余》载:“淳熙十二年元夕,禁中灯火日盛,至二鼓,上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鳌山,宫漏既深,宣放烟火百余架,而驾始还。”上元节除张灯外,还要燃放烟火,说明烟火在宋朝已经盛行。烟火种类很多,有响炮、起火、三级浪、地老鼠、砂锅儿、花筒、花盆、九条龙、双蝴蝶、钱穿牡丹等式样,都以火药为主要原料。还有一种,旧时北京称为“花盒子”,制成花草人物等形状,以火硝及其他火药填充,燃放时火焰甚大,能幻化成各种颜色形象,这种烟火国内各地都有,以广东潮州所产最为著名。每到灯节,各地大规模燃放,在华灯万盏、灿然辉煌之夜,以此点缀和烘托,更觉锦上添花,蔚为壮观。

[看龙灯]

江南童谣:“正月里,看龙灯。”舞龙灯的时候,时常用鼓乐引导,用笙歌伴奏,周围还有滚龙、舞狮等杂技互相映衬。龙灯过处,观者如堵,人们常常点燃爆竹,烘托气氛,有的还用蜡烛相赠,表示喜爱,至于富有的家庭,还会用酒食犒赏舞龙的人。太平时节,民间最乐于为此,以示丰登的预兆。从十一日练习舞龙以来,到今天技术已经熟练,故而可以开始出龙灯。如果有人不能生育,可以在龙灯到家的时候,加送烛仪,也就是烛火钱,此时,舞龙的人就会用龙身围绕该人一次,再将龙身缩短,上面骑一个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称作“麒麟送子”,作为早生贵子的预祝。

[灯戏]

灯戏,也就是灯彩戏,即“斗牛宫”、“天下第一桥”之类。舞台背景,全部用辉煌绚丽的灯彩点缀,以此吸引观众,和其他戏剧类似。旧时,南北各地的梨园,于元旦开锣之后,就会排演灯戏,以备届时演出。

[元宵]

灯圆,北方人叫“元宵”,一名“上元圆”,因为这是上元日晚上的必备食物,也可以叫做“珍珠园”、“浮圆子”,即粉制的细圆子,熟后开始上浮。做法是,碾米成粉,且要经过一道过水沉淀的过程使之润滑,叫做“挂粉汤圆”,有甜咸各种馅料。有种不放馅料的,叫“实心汤圆”,南北都有。元宵始于宋代,周必大《平园续稿》有:“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范成大《上元记》:“吴下节物捻粉团乐。”《皇明通记》:“永乐十年元夕,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以糖果圆油饼为节食。”可以看出,明初已经形成这种习惯,官员也都认为理应如此。《酌中志》载北京旧俗:“自初九日之夜,即有耍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糖为果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