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节(4)

中华风俗历:活在岁时记里的传统中国 作者:陈果夫


松明,扎成火炬,在日落之后燃烧。夜幕降临后,一时间,花炮炸响,火光熊熊,亮如白昼。有人手持火炬快速奔跑,熏坟燎墓,来告慰祖先。农户多用火把熏田烧螟,居民多用火把熏蚊驱虫。郊外田野,远远近近,满地火把,在黑暗中大放光明,景象蔚为壮观。

【染指甲】

凤仙花,是一年生植物,夏季时,在叶腋间有花开放,不很整齐,状如飞鸟,花色或红,或紫,或白,十分美丽。凤仙花可入药。我国妇女多用它染指甲,所以也叫做“爪红”,俗称“染指甲草”。很多人家都喜欢种植,极易成活,作用广泛。相传可以治疗油灰指甲。把花瓣捣碎成浆,包在指甲上,如此共五次,大约十多天就可治愈。凤仙花用来染指甲,还足以防病,很受人们喜爱。如果采摘红色凤仙花,与白矾一同捣烂,先用大蒜擦指甲,然后把捣烂的花瓣敷上,再用凤仙叶子包裹起来,第二天指甲就鲜红可爱,颜色数月不褪。古代妇女,无不爱它。周密的《癸辛杂志》载:“凤仙花者,捣碎,入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日久渐退,回人多喜之。”《花史》中也记着:“李玉英秋日采凤仙花染指甲,后于月中调弦,或比之落花流水。”云南的习俗中,妇女们都在这一晚或者隔夜,取凤仙花瓣捣烂,与少许酸矾调匀,包在指甲上,次日取下花瓣,十指指甲鲜红,被称为蔻丹。若逢亲友宴会,女子们就伸手比赛,以指甲最红者为荣。因为慈善夫人扒取丈夫的尸骨时,余火未息,十指都被灼伤,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推崇纪念她。

【假面会】

假面,古时候用于驱逐疫鬼的仪式中。即《周礼》所说的:“方相式,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以逐疫”。《汉书·礼仪志》把木面兽称为傩,大概是假面的一种继承发展。当时,人们称佩戴假面的人为象人。此后假面被用于杂戏,如张衡的《西京赋》中这样描写:“总会仙倡,戏豹舞熊,白虎鼓瑟,苍龙吹笙。”注:“皆为假头也。”也有将假面应用于军事的,以壮声威。如隋代兰陵王长恭面目清秀,宛如美女,于是戴上假面对敌作战,勇冠三军。宋代狄青每次作战都佩戴面具。因为假面是虚伪之物,所以人们将其引申为缺乏信义者的通称。举办假面会的意义,在于讽刺孟获、郭世忠、皮逻阁等人的凶残、狡诈、虚伪等恶行。

按照云南的习俗,六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儿童们敲打着铜盘、簸箕、木板,或者废铁盒等,口中高喊:“撵打老暮佛。”“暮佛”,是云南土语,由孟获的发音转变而来。另外有舞火棍,跳火圈,持火炬竞走等活动,非常热闹。

【辛斋】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也是辛天君的诞辰。所说的辛天君,是道家的雷神。因而凡是供奉雷神的,这一天都要吃素,或停止生火做饭,以瓜果为粮,也有整月不吃荤腥之物的,吴地俗称“辛斋”,定海称之为“熬清斋”。《庄子》中写道:“颜回曰 回之家贫,惟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日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 孔子曰: 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 斋,意思是齐,所说的“齐”,就是专心一致。人能洗心涤虑,自然能够达到清明的境界。所以古人在祭祀前,必先斋戒,散斋七天,致斋三日,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此专心一致,不为外部欲望所诱惑。

平常食品中肉类的养分虽然比植物为多,却含有刺激性欲的成分。古人说“肉食者鄙”,佛家道家对于修行者,要求食素,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六月二十五日这天,既然推崇心斋,人人致力于内心修养,一切精神上的干扰,自然应当竭力避免。因此,素食一日,以示决心,还是很相宜的。

七月

立秋

早起,无论长幼各饮井华水一杯。

在太阳未升时,采摘楸叶熬膏,名叫“楸叶膏”,以备擦疮疡。

妇女儿童,把楸叶剪成花佩戴。或者在庭院树小三角旗,上面缝缀银铃刀剑等物品,以试秋信。

吃西瓜以迎接秋天的凉爽之气。

玩石锁、千斤担,进行举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