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子其人其书(3)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张加才


齐国在齐威王的父亲田桓公时,在国都临淄西门外设立“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贤才,一时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中心。孟子再到齐国时,齐威王已经去世、齐宣王即位不久。这时的齐国,地域广阔、经济军事实力位列诸侯之首。稷下学宫也更加兴盛,学者达数百千人。齐宣王野心勃勃,企望一统天下。孟子对齐国实行仁政也抱有很大的信心。孟子与齐宣王最初的几次见面,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在摸清齐宣王武力征服天下的思想脉络后,开始循循善诱。先是从齐宣王不忍看到将要杀了祭钟的牛发抖而换成羊的故事,来发掘齐王行仁政的基础(1·7-1),接着区分“不为”与“不能”(1·7-2),进而指出齐宣王的做法相对于他“莅中国而抚四夷”、一统天下的愿望是缘木求鱼,终于让齐宣王表示:“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即:希望先生辅佐我实现志向,明晰地给我教导。我尽管不聪明,但愿意试一试(1·7-3)。此后,孟子担任齐国的卿相。

孟子与齐宣王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如齐宣王关心齐桓公、晋文公之事(1·7-1);齐宣王只好世俗之乐的问题(2·1);苑囿大小的问题(2·2);与邻国交往的原则问题(2·3);明堂是否拆毁的问题(2·5);齐宣王好勇、好货、好色与行仁政的问题(2·5);故国的衡量标准问题;人才的任用问题(2·7);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的问题(2·8);出兵燕国与撤军问题等等,但每每被孟子拉回如何实行仁政王道。

从总体来看,孟子推行仁政主张并不顺利,齐宣王那些自以为是、无视专家治国意义的言论,被孟子比喻为教玉人治玉(2·9);有时孟子的指责也让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2·6)。特别是在燕国问题上,孟子与齐宣王之间最终发生了重大冲突: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将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子之的改革受到了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14年,进一步演变成内乱。齐宣王乘机攻入燕国,仅用五十天就攻破了燕国。本来解民于水火也是孟子同意的(2·10),算得上是“仁义之战”,但齐国占领燕国后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孟子的意愿,孟子要求齐国为燕国协助选立贤明君主后撤军的劝告也未被采纳(2·11)。后来,齐军的暴虐行径引起燕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其他诸侯国的帮助,齐国军队被击退。孟子推行仁政以实现王道的理想再次破灭。于是,辞官准备离开齐国。齐宣王觉得在这些事情上很对不住孟子(4·9),托人再三挽留,并准备提供寓所和万钟之禄供孟子师生讲学之用(4·10),都被孟子拒绝。不久,孟子离开齐国。

孟子此时已七十余岁,再无心周游列国,于是带领万章、公孙丑等弟子,回到了家乡。此后的十几年中,孟子和弟子们潜心研习《诗》、《书》等儒家典籍,整理学术思想,编著了《孟子》。关于《孟子》的篇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作《孟子》七篇”,但班固《汉书·艺文志》等记载:“《孟子》十一篇。”根据汉代赵岐记叙:七篇之外,“又存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正》”。但据他考察:“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仿)而托之者也。”他认为,那四篇外书没有达到《孟子》七篇的水准,是后人假托孟子而作的,因此,拒绝给它作注,后世也没人读它,也就逐渐亡佚了。

《孟子》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各篇的篇名,和《论语》一样,只是取自篇首的重要字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东汉时赵岐作《孟子章句》,将《孟子》七篇大致根据篇幅每篇分为上下两卷,因此,就有了所谓《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尽心上》、《尽心下》等十四卷的《孟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