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子》思想简论(5)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张加才


民意同时还应该是察举的重要依据。孟子多次提到,仁政应该“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公孙丑上》3·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3·5),国君选贤任能当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慎重行事。选贤任能以什么为依据呢?孟子认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梁惠王下》2·7))身边的近臣、身居要职的大夫们说了都不能算,还得听听百姓的意见,然后还得通过实际考察,最后才能任用。在这一过程中,民意占了很重的分量。其实,这不过是孟子的一种理想。

对传为佳话的尧舜禅让,孟子也做出了新的解释:禅让能否成功最终仍需得到民意的认可。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具有决定权的首先是“天”,其次是“民”。“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万章上》9·5)尧把舜推荐给天而天接受了他,把舜展现给老百姓而老百姓接受了他。并引证《尚书·太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加以说明。尽管这里还摆脱不了神道设教的影子,但对民意的强调,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汤武革命”的问题上,孟子更是把商纣称为“一夫”(独夫),在彰显“诛一夫”合法性的同时,对不施仁政的统治者大加挞伐。孟子在论及卿、君关系时还曾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异位”(《万章下》10·9),王室同宗族的公卿对犯有重大错误的君王可以上谏,反复上谏仍不听从,就废弃他的王位改立他人。以至于使齐宣王听后“勃然变乎色”,紧张得脸色都突然变了。

与民同乐是仁政的重要一环,也是重视民心民意的试金石。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1·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2·4)

行百姓之所欲,去百姓之所恶,乐百姓之所乐,忧百姓之所忧,才能真正与百姓同心同德。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忧乐关乎天下,一切“与百姓同之”,这是孟子对君民关系的理想化,后来,先忧后乐等思想成为了儒家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归结起来看,孟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14·14),的确反映了他鲜明的民本思想。尽管民本还不同于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民权、民主思想,但是,其进步性仍然值得大书特书。

另外,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也颇值得一提。崇尚王道、反对霸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延续。“仁者无敌”是其内在精神。

王与霸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王指统一的君王,霸指行使部分王权的诸侯,两者都没有贬义。孟子首次将王与霸对立起来看。孟子认为:王道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德行仁”,以仁政理论与政策,通过保民而得人心;霸道的基本特征却是“以力假仁”,以武力暴力相威胁,而仁此时只是一个幌子。称霸必须具有强大的国力;称王则不一定依靠国家强大。孟子举例说,商汤仅凭七十里见方的疆域,文王也仅凭百里见方的疆土。凭借武力使人服从,那种服从不是内心服从,而是力量不足;依靠道德使人服从,那种服从却是内心愉快、真心实意地服从,就像七十多个弟子服膺孔子一样(《公孙丑上》3·3)。

孟子称颂王道,反对霸道。把行王道、施仁政看作能统一天下的不二法门。他多次强调:“仁者无敌”(《梁惠王上》1·5),“仁人无敌于天下。”(《尽心下》14·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孙丑下》4·1)。

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当时“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①的社会情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带有较多的理想成分,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在所难免。但他以民为本、崇德尚义的精神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