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子》思想简论(7)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张加才


孟子进一步用“求在我”(求在内)和“求在外”来加以区别。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13·3)

所谓“求在我”,指的是所寻求的东西存在于我自身,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求在内”。因为它操之在我,所以这种寻求与最终能否有所收获直接相关。所谓“求在外”,指的是所寻求的东西存在于我自身以外,即使寻求的方法得当,但能否有所收获却取决于命运,这种寻求与最终能否得到没有直接关联。

相对而言,孟子更为强调“求在我”或“求在内”。认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7·8)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寻求“内圣之道”的路线。

第三,孟子概述了心性修养的方法:一则是存心养性;一则是“养浩然之气”。存心养性主要指培养仁义礼智等德性,养浩然之气主要指培养浩然的意志力量。

仁义礼智等德性的修养方法,在孟子看来,首先是“存”,即“存心”。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8·28)

“存”就是保存、保全。“存心”就是保全人的善心。在这里也有人释为存于心而不忘。人本然具有“四端”,君子则更为突出,“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13·21),即德性牢牢扎根在其内心之中,因此,从外到内表现与众不同。并且在孟子看来,甚至越是先天即有越是境界高尚。“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尽心上》13·30)本性使然高于身体力行,身体力行高于假借名义,这种等级划分仍然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善论。

与“存”相反的是“放”,即放失。而与“存心”对应的是“求放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11·11)

“放其心”又称“放其良心”,即丧失了善良之心。孟子指出:鸡狗走丢了还知道去找回来,善心丧失了却不知寻找,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因此,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求放心”,即找回那丧失了的善心。“存心”和“求放心”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仁义礼智等德性的修养方法,在孟子看来,其次是“养”,即养性。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11·8)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同上)

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养的过程,得到好的滋养就能生长,丧失了就会消亡。孟子举“牛山之木”为例:牛山上的树木曾经很繁茂,可是总有斧子不断去砍伐它;生长出的新条、嫩芽,又不断被牛羊啃噬,因此变得光秃秃的。修养也一样,放失的良心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很好地得到“养”护。

“养”从实质上说,就是“充”,即前述的“扩而充之”。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下》14·31)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11·19)

人有“四端”,存而不忘;一旦放失,及时找回。在保持善端的基础上不失其养,懂得推广、扩充与提升,方能有所成就。能把不忍之心加以推广、扩充与提升(“达”)就是仁,能把不为之事加以推广、扩充与提升(“达”)就是义。人如果能够把不想害人的心扩展开,那么仁就会用之不竭了;人如果能够把不挖洞、跳墙的心扩展开,那么,义就会用之不竭了。其余均可以此类推。孟子把仁义等善端比作五谷的种子,种子成熟有一个过程,“扩而充之”之“养”也要有个“熟”的过程。

那么,“养”该注意什么呢?孟子提出了几个原则:即“自得”原则、近易原则、“寡欲”原则、择善原则、“反求”原则。

所谓“自得”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要靠主体自觉。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8·14)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获得高深的造诣,就是要能自觉地有所得。那样,就能毫不动摇、积蓄深厚;然后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