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1)

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中国流 作者:熊焰


“中国流”,源自围棋术语,是围棋开局时的一种布局方式,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棋手研究创制,后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时开始使用,这种布局由于在对阵中能迅速抢占大场而震惊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中国流”用在这里,寓指“中国式并购”之意,即中国企业通过有目的的海外并购,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缺乏技术、资源、品牌和渠道,这使得中国在与欧美企业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格局,这与当年中国棋手在国际棋坛上所处的不利形势相类似。想要改变这种格局,就需要在对阵中出奇制胜,而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出击海外,通过有选择性的“中国式并购”,迅速提升中国企业的实力。

中国对外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产业链上博弈的3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进出口占GDP比重高达67%。但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令人堪忧。业界有一个描述产业链模型的“微笑曲线”,它的前端是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端是零部件的加工、组装、装配,后端是销售和品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企业基本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中端、微笑曲线的底部,而产业链前端的技术和后端的品牌、渠道,基本都掌握在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业手中。

当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别分布在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位置时,彼此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博弈。一条产业链上的利润是一定的,这就意味着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从中分得的利润一定会“彼多此少”,这就要博弈,看谁能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之间的竞争靠的是“比较优势”——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欧美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着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与渠道品牌。但博弈的结果,中国却陷入了一个困局!

在两端欧美企业的挤压下,中国企业的利益呈现出最小化的趋势,只能在低价值的产业链中端获取简单的加工组装费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微笑曲线”越来越向下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20年前的微笑曲线,两端与中间价值产出的差别还在可忍受的幅度内,可能相差一两倍,20年后却到了5~7倍!

中国以无数的打工仔、打工妹的青春和汗水,以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过度透支的环境恶化为代价,生产了全世界大约30%左右的商品,但是却只获得了全球同类商品价值五分之一的收益,实物产出份额与价值获得份额严重分离。如今,“微笑曲线”已经深深地凹下来了,微笑是欧美企业的,留给中国的只有苦笑。

诚然,中国能获得一个“制造”的机会也是幸事,尽管从事单纯的加工制造环节,其利润微薄且缺乏技术含量,但这总比30年前被排斥在全球产业分工之外要强得多。很多中国企业的要求原本就不高——只要让我制造,我就会“微笑”。但随着中国各类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即使如此低要求的机会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中国离不开制造业。“中国制造”是宿命,是国家命运所在,100年后的中国也必须要制造。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有如此多的劳动人口和相对较低的产业水平,显然企业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只去从事技术研发和品牌渠道开发,而把加工制造环节甩给其他国家。中国所追求的,是让要素资源能合理地分布在产业链的前中后端各个位置,争取能更多分布在有较高附加值的技术与品牌端。中国不能不切实际地、超然地脱离开制造,但也不能只停留在低端的制造,这样持续下去的结局是很可怕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