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太平洋“海战”(2)

救市博弈: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这次贸易争端被外界称之为“轮胎特保案”,因为该事件的起因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轮胎进行特保调查。所谓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在认定中国产品出口至WTO成员国且严重损害了其相关产业时,可单独针对中国使用。

这里之所以拿“轮胎特保案”做案例,是因为此事非常具有典型性,很好地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奥巴马作为美国金融危机后的新任总统,在即将召开第三次“G20”峰会之际,竟敢公然下令挑起贸易摩擦,可见其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偏袒。奥巴马走这一步棋不能不说很艰难,这使得他在国内亦受到了广泛批评。其一,美国国内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持批评态度,认为奥巴马此举违背了他此前做出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完全是自食其言,必然会加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会招惹中国的直接报复。其二,在美国经济逐渐低迷的情况下,放弃物美价廉的中国轮胎产品无疑是对美国消费者的重大打击。美国国产轮胎的高价是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的,如果市场上没有合适的轮胎产品,车主就会尽量减少更换轮胎,从而造成可怕的道路安全问题。因此,美国轮胎产业协会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奥巴马的政策,一些大型轮胎经销商和零售商也纷纷站出来反对此项决议。

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势必会造成多方共输,这是一个无需证实的基本原理。试想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在不参与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取得快速发展?又有哪些经济体能够违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逆势崛起?而奥巴马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坚决执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要源于其政治利益考虑。首先,这次特保案的起诉方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理由是保护工人就业。而劳动团体一直是奥巴马的铁杆支持者,随着美国失业率的抬头,奥巴马面临的压力骤增,他不会因支持自由贸易而得罪自己的支持者。其次,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制造”正成为主要的靶子,一些政客在其中搬弄是非,捞取政治利益,而奥巴马此时正在推行医疗改革,需要这些政客的支持,所以在此时只能选择得罪中国。

尽管做出了加征高关税的决定,然而考虑到制裁对中美关系必然带来冲击,奥巴马在决定此项政策前也是思量再三,最终拿出了一个不是过分强硬的方案。首先是惩罚力度上的缩减。按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此前的建议,美国在未来三年对中国轮胎分别实施55%、45%、35%的惩罚性关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要价更是高的离谱,认为第一年应向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75%~80%,但奥巴马最终却将税率定在了35%、30%和25%。其次,是在外交上软化此次事件的性质。在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制裁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随即向中方表态,“希望和中方在重要经贸议题上展开合作”,美国白宫亦表示不愿意与中国爆发贸易战。由此可见,尽管美国立场强硬,但态度温和,目的是不与中国“闹翻”。然而,从另一方面讲,这只是利益博弈的一种方式,联合与斗争从来是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