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而》中的行政精神(16)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作者:冀名峰


“慎终追远”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不论是国家、地方、机构或是普通百姓,都可以慎终追远。慎终追远的群众基础在哪里?就是丧礼和祭礼。通过制定父母和祖宗之丧礼和祭礼及国家之丧礼、祭礼,使人民广泛参与到慎终追远活动之中,培养人民慎终追远的情感和思考方式,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善能力。毛岸青逝世了,国家为萁举行了国葬礼,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参加了。毛岸青是毛泽东同志次子,伟人之子,但也是一介平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一生、低调一生,不慕名,不图利。这种品格和精神对社会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教育和指导作用,需要“慎终”以纪念其品格,弘扬其精神。同时通过国葬毛岸青,也对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进行深切缅怀,这是追远了。所以人民很感动。孔子改造社会的惯用手法,就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实现宏观层面的社会治理目标,慎终追远的运用,就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慎终追远”,就会“民德归厚”?“厚”是什么意思?“厚”是重情重义,是具有历史感,是重视集体和他人利益。如果一个人无情无义,他不可能厚道;如果一个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他同样不可能厚道。一个人私心太重,就不可能坦诚待人。我们说一个人朴实,为什么?朴实是因为坦荡,坦荡是因为不为己利。我们说一个地方民风淳厚,就是说,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是重情重义的,这个地方老百姓是向善的、坦诚的、朴实的、和睦的。慎终追远使人民重情重义,慎终追远使人民知道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慎终追远使人民具有历史感。具有历史感的人容易看到个体人生的渺小,容易看清楚私利的本质是归于虚无。所以,慎终追远,民穗归厚矣!

[1.10]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r抑与之与?”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旧注多认为此人亦为孔子学生,叫陈亢,字子禽。《孔子家语》载其为孔子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其人。在《论语》中此人有三问,在《季氏》篇中,他问孔鲤(孔子的儿子)孔子是否给他以特别的教诲(参见[  16.13]章)。

在《子张》篇中,他对子贡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参见[ 19.25]章),此人三问都是侧面打听孔子情况,不载其直接求教孔子之语,且对孔子的贤能表示怀疑,恐非孔子弟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